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柳州采风 | 节庆活动 | 书画摄影 | 和谐人文 | 文体设施 | 非物遗产 | 文保单位 | 民间文艺 | 嘉善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人文频道 > 文保单位  
大往遗址
 

       

        大往遗址位于嘉善姚庄镇东北2.5公里的展幸村南部之农田下,当地称大往圩。这里河网密布,地势低平,海拔1.40—1.90米。1976年开挖新景港。从遗址南缘通过。1982年嘉兴地区实施文物普查工作时,在新景港北岸断面上发现文化层,采集到石器、陶片等遗物;南岸断面上仅见黑色泥炭层,偶见碎小陶片。在嘉兴地区这些低洼水网地带发现史前遗址,对于认识古遗址的分布无疑是很重要的线索。1985年、1991年曾进行过两次小型发掘。

        该遗址北至莲花泾,西至姚庄河,南至新景港,东至六号桥,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时间跨度较长,包含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堆积,文化层厚度在1米以上。农耕土下即以黑灰色松土为主的马桥文化堆积,一般仅厚20-30厘米。发掘地段内发现清理了2个灰坑和4口土井,遗迹内包含物虽少,但获得一些完整器。良渚文化地层以不规则的黄绿色硬土间夹小片灰土形成,局部地段能剥剔出反鱼鳞状的坚实叠压土层,似人工铺垫,因发掘面积较小,对其性状尚难判断。发掘区内的良渚地层仅厚10余厘米,遗物较少,未发现其主要堆积,崧泽文化层呈灰褐色,上部较硬,越下越松软,厚60-80厘米,是发掘区内的主要堆积。良渚文化层的遗物较少,有鱼鳍形鼎足、宽扁把手、壶、器盖等,陶片多数同,无印纹陶。崧泽文化层遗物最丰富,包括陶、石、骨器等。陶器有夹砂红灰陶的凿形足鼎、泥质灰陶的瓮、罐,瓮、罐类器肩部多见条带状的刻划织纹,还有大圈足带镂空的豆、深腹盆、带流研磨器等。石器有斧、锛、凿、镞等,未见有段石锛。骨器有凿、镞、针等,还发现较多的兽骨,兽骨上常有切割痕迹。器物复原率较高,且出自地层,实用器较多。马家浜文化地层仅厚10余厘米,发现腰沿釜残片,双目圆锥形鼎足等,这里似为马家浜文化遗址的边缘,主要堆积可能已超出遗址范围分布的地段。

       

大往遗址挖掘现场

        大往遗址是浙江省确证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完整史前文化序列的三叠层的遗址之一,范围又较明确,尤其马桥文化堆积所获材料是目前省内最为丰富的特点之一,对探索良渚文化以后的文化面貌有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崧泽文化目前墓地资料已很丰富,随葬器物众多,但居址材料较为薄弱,大往遗址较多实用器出土,自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198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嘉善教育网  作者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