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山表演魏塘打连法。
打连法是流传于嘉善县魏塘街道魏中村一带的一种民间杂技表演形式,其道具为长约30厘米的木槌,称为“榔头”(榔头头部长8厘米,直径6厘米,捏手部长22厘米)。表演时,表演者抛接木槌,表演各种花样,同时唱念相应的口彩。打连法历史悠久。据说南宋年间,宋军兵败迁至临安,军中缺兵少粮。有个名叫刘王的军队小官,发现队伍中有不少有抛接兵器技艺的士兵,于是想到一个办法,让他们带着兵器沿街卖艺。这些战士玩耍兵器的方法,就是打连法的雏形。那位叫刘王的军官,因多行善事被后人塑成菩萨,且尊称为“刘王菩萨”,受世人祭祀。后来,打连法成为民间艺人沿街卖艺的一种表演形式。
打连法表演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的,如“挑水抱宝宝”、“翘袖”、“脱靴”、“排米屯”、“筛笼糠”、“浆布摇棉花”等;二是生活性的,如“洗脸”、“描眉”、“梳头点胭脂”等;三是娱乐性的,如“美女踢绣球”、“捉蜻蜓”、“弯手腕”等。每一种打法都有特殊意义,如“挑水抱宝宝”,两根榔头在背后抛接,接住后一根则放在胸前,意思是赞美少妇聪慧能干,可以一边挑水一边抱孩子。每一种花样都有好口彩,如表演“打结排米屯”时,表演者就会唱念:“打结排米屯,打结排米屯,远望乌沉沉,近看亮晶晶,到底老乡绅,不错!对嘞咯!”意思是赞美这家的粮食很多。唱念得越好,受赞美的这家主人就越高兴,赏的红包也就越多。
旧时当地艺人把这种技法作为谋生门路,农闲时走村串户表演,表演时间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底到来年三月底。开船出行,到每一地,便挑着放有刘王菩萨的家堂货担沿路表演。表演者把自己打扮成马夫或是小马将军,身穿道袍,道袍两边挂有红须。表演时先是锣鼓开场,然后讲好口彩,再进行表演,中间又穿插民间小调。由于打连法既有唱,又有杂技表演,还有好口彩,所以很讨百姓欢喜。往往有婚事、造房子的人家专门请去表演助兴。
打连法主要传承人陆金山,出生于1931年,魏塘街道魏中村人。陆金山六岁起向父亲学艺,十二岁学成,跟随伯父参加打连法演出赚钱。新中国成立后与本村黄照法、吴锦明等人创办了里泽乡南桥村剧团,1956年参加嘉善县民间文艺大会获演出三等奖。2005年起,魏塘镇里泽中学在课余时间开设了打连法培训班,陆金山老人将打连法技艺传授给里泽中学二十多位学生。
魏塘打连法被列入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