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综合 | 时政 | 经济 | 三农 | 民生 | 人物 | 媒体看嘉善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国内新闻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水利建设
2011年01月30日 08:37:26  嘉善新闻网
 

 中新网1月2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决定说,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做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

  ——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

  ——推进依法治水

  ——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沈建康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新闻排行  
我县招商引资交出满意答卷
大连一海湾出现蒸汽雾宛如仙境
中国民族第一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建设法治中国 实现公平正义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9-10日全省将迎较明显雨(雪)天气
浙江多地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船上人家的“蜗居”生活
新闻特写:一次艰难的取票之旅
 
图片新闻   
百合花花香却不吃香
桥梁刷白美化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