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善新闻 | 在线访谈 | 网视 | 民生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博客 | 旅游 | 房产 | 金融 | 人才 | 生活 | 教育 | 服务 | 人文
专题首页 | 最新报道 | 党史 | 大事记 | 红色印记 | 图片展 | 网络征文 | 对党说句心里话 | 网络红歌传唱 | 红色短信传递
嘉善县新居民党员现状及教育服务管理对策
2011年06月20日 10:20:24 嘉善新闻网

嘉善县新居民事务局


  为全面了解全县新居民党员基本情况,不断探索研究新居民党员教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教育服务管理好新居民党员群体,为建党90周年献礼。我局根据2010年8月相关调研数据,结合2011年2月底《新居民党员信息库》软件综合统计数据,通过分析,掌握全县新居民党员基本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教育服务管理好新居民党员的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现将综合数据分析如下:
  一、新居民党员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2月底,全县共登记在册新居民党员共982人,其中正式党员912人,预备党员70人;男性党员798人,女性党员184人。
  (一)年龄层次以中青年为主。新居民党员信息库数据显示,35岁及以下新居民党员490人,占比49.90%;36至45岁党员230人,占比23.42%;46岁至54岁党员159人,占比16.19%;55岁及以上党员103人,占比10.49%。(见图表1)

  (二)学历层次明显提升,新居民党员结构更趋优化。新居民党员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82人,占38.90%,较08年上升23.9个百分点;高中学历263人,占26.78%,较08年上升0.78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学历337人,占34.32%,较08年减少24.68个百分点。(见图表2)

  (三)来善时间普遍不长。新居民党员信息库数据显示,新居民党员中,来嘉善时间1-2年的511人,占比52.04%;来嘉善3-5年的299人,占比30.45%;来嘉善6年以上的171人,占比17.41%。(见表3)

  (四)新居民党员组织关系状况较复杂。新居民党员信息库数据显示,新居民党员中无流动党员证的587人,占比59.78%;持流动党员证的108人,占比11.00%;组织关系已转入我县的257人,占比26.17%;在我县入党的30人,占比3.05%。(见图表4)

  (五)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或外企为主。调研数据显示,59.89%的新居民党员在私营企业或外企就业;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14.88%;个体工商户占19.40%;无职业者占5.84%,主要是学生、待业者和跟随的家属等。(见图表5)

  (六)月均收入水平较高。调研数据显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占68.17%;2000元至1500元的占27.68%;1500元以下仅占4.14%(见表6)。

  (七)新居民党员的技术或专长涉及多个行业。调研数据显示,新居民党员工作特长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磨具设计与加工、教书、服装剪裁、电工、国际贸易、纺织工艺设备维护、木业热砂机等,文艺特长有体育和唱歌等。
  (八)多数新居民党员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对于社会上一些针对党和政府的错误言论,持坚决抵制态度的占88.51%;认为“偶尔看看没什么”的占5.65%;认为“很有意思,可以多看看”的占1.88%,“说不清楚”的占3.95%(见表7)。

  (九)过半数的新居民党员会主动亮明身份。调研数据显示,认为“党员光荣,与人交往时愿意让别人知道身份”的占63.09%;认为“党员光荣,但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身份”的19.96%;认为“与群众一样,没有光荣感或不光荣的感觉”的占15.82%;觉得不光荣和说不清楚的占1.13%(见表8)。

  (十)党员活动希望周期较长。调研数据显示,有51.88%的新居民党员认为党员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为宜,希望每半年组织一次的占15.42%,希望每年组织一次的有11.66%,希望每月组织一次的占21.04%。(见图表9)
 

  (十一)新居民党员在新居民服务管理系统和就业单位参加党员活动最方便。新居民党员选择在新居民服务管理系统“新居民党员之家”参加党员活动的占41.62%;选择在就业单位党组织参加党员活动生活的占41.24%;选择在村、社区流动党组织参加党员活动的占16.95%。(见表10)

  (十二)新居民党员选择的思想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类。调研数据显示,41.05%的新居民党员认为党组织的教育方式应以座谈交流为主;选择以组织生活会进行教育的新居民党员占39.17%;选择以学习党内文件进行教育的占35.22%。(见图表11)

  (十三)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性较高。调研数量显示,85.69%的新居民党员能按要求参加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或坚持自学,其中长期坚持的占37.29%,基本坚持占18.40%;偶尔参加的12.24%,基本不参加的占2.07%。(见表12)
 

  (十四)党员活动遇到的困难集中表现在“人员多,联系困难”。调研数据显示,认为“人员多,联系困难”的占53.48%;认为“思想状况难以掌握”的占34.27%;认为“场地限制,组织困难”的占8.29%。(见表13)

  (十五)多数新居民党员希望在就业单位发挥党员作用。调研中,希望在就业单位发挥党员作用的新居民党员占61.58%,希望在居住地村、社区发挥党员作用的占37.85%;而选择“其他”的新居民党员认为在居住地和就业单位都可以发挥党员作用。(见表14)

  (十六)半数新居民党员会经常与群众沟通交流。调研中,新居民党员与群众经常交流的占51.79%;遇事才交流的占40.87%;难得交流的占5.08%;基本不交流的占2.26%。(见表15)

  (十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调研数据显示,新居民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占64.22%;有时参与的占30.89%;基本不参与的占3.95%;不参与的占0.94%。(见表16)

  (十八)大部分新居民党员了解中央、省、市的大政方针政策。调研数据显示,86.63%的新居民党员了解中央、省、市的大政方针政策,其中了解的占21.66%、基本了解的占64.97%;对大政方针政策不太了解的占13.18%,根本不了解的占0.19%。(见表17)

  (十九)主流媒体已成为党员了解政策的主要渠道。调研数据显示,76.08%的新居民党员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等主流媒体了解中央和省、市、县大政方针政策;通过会议文件了解的占14.50%;平时自学了解的占9.42%;听人谈论的占8.47%。(见图表18)

  (二十)腐败现象是新居民党员最不满意的社会不良现象。调研数据显示,58.57%新居民党员认为“腐败现象”是最不满意的社会不良现象;其他不满意的社会不良现象按占比高低依次为贫富差距占34.09%、不讲诚信占11.68%、安全事故占6.03%、社会不公占5.27%等。(见表19)
 

  二、新居民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党员的流动性不断加大,我县也涌入较多新居民党员,截至2011年2月,我县新居民党员人数达到了982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新居民党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已成为党组织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县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新居民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通过创新模式健全管理网络、双向联络开展调查摸底、多种渠道核实党员身份、全程代理转接组织关系、明确职责发挥党员作用、多措并举辅助党员创业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深化新居民党员服务管理体制。特别是在2009年试点建立“魏中村新居民党员工作室”,创设了党员作用发挥新平台,深化了党员“以新调新”人民调解新内涵。但我县新居民党员服务管理工作也着实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精准掌握党员人数的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我县目前采取双向联络的方式,开展调查摸底,形成“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长效机制,依托“新居民党员之家”设立公告栏、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发放服务联系卡鼓励党员主动上门,并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调查摸底活动,及时掌握党员人数。但对于不愿意亮明党员身份的新居民党员,我们现在还无法掌握其确切人数,也无法将他们纳入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在2010月8月份的调研中,不愿意亮明党员身份的达36.91%,这部分新居民党员或因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和返回时不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或因担心参加组织活动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或因不愿受约束,外出不领《流动党员活动证》,部分党员即使领了活动证,也不主动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造成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两不管”现象。如何创新方法引导新居民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准确掌握这部分党员人数,激发其服务、奉献热情,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二)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调动。参加组织活动,既是党员享有的重要权利,又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74.85%的新居民党员在企业工作,工作时间较长,休息时间偏少,从事的工作又大多为脏、累、险、重等体力劳动,迫于生计压力,他们无心顾及组织活动,一心打工挣钱,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党员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一些新居民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放任自流,这部分新居民党员的政治觉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8月份的调研中,希望每季组织一次活动的比例达到51.88%,而希望每月组织一次活动的人数比例仅为21.0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居民党员不愿意参与活动的心理。
  (三)党员经常性教育体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新居民党员的教育服务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不能一曝十寒。由于新居民党员教育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一些新居民党员来到我县后,由于用人单位党组织对新居民党员管理不够重视或有些单位还未建立党组织,致使这部分新居民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一些新居民党员不主动亮身份,不与居住地党组织联系,使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还有一些新居民党员工作不固定,工作和居住地经常变换,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均无法对其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党组织生活也无法正常进行。
  (四)党员权利义务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既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也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由于新居民党员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他们常年在外务工创业,既不向原党组织汇报自己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又不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这就使原党组织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各方面的情况,也给新居民党员正常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带来许多困难。
  三、加强和改进新居民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新居民党员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因地、因人制宜地探索新居民党员服务管理新路子、新办法,将新居民党员纳入我县党员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探索建立新居民党员“积分式”管理。建立党员积分申报制、党员积分审定制、党员积分公示制、党员积分评议制等制度,为每名新居民党员制定积分卡,根据积分情况评出星级党员,由星级多少评定党员是否先进及先进程度,各“新居民党员之家”负责因地制宜地完善积分内容。积分实行一季一评议、半年一小结、年终总评比,由党员每季度根据帮扶困难群众、参加公益活动等情况填写申报,考评小组核实后给予相应积分或由支部大会对党员参与中心工作突击、遵章守纪、安排任务及完成情况等进行通报积分两种方式进行,并通过党员大会民主讨论表决和党员确认无误后进行通报公示。
  (二)建立健全新居民党员精细化管理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对有固定工作、就职单位建有党组织的新居民党员实行“单位化管理”;对同一区域和工作、居住地不稳定的新居民党员实行“区域化管理”,即挂靠“新居民党员之家”。并简化组织关系转接手续,适当减少转移环节,下放转移权限,新居民党员在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可精减县以上党委组织部这一环节,只经过“原党支部—基层党委—流入地基层党委—党支部”,迅速及时地为新居民党员转接组织关系。
  (三)提高新居民党员自我认同度,增强党员荣誉感与使命感。将新居民党员纳入居住证直接申领条件,并通过申领居住证享受与居住证挂钩的各类优惠政策,促使新居民党员踊跃亮身份。实行新老居民党员“多对一”结对,规定老居民党员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新居民党员,以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与其联系,做新居民党员的政策宣讲员、学习辅导员、意见收集员、工作监督员,及时了解新居民党员生活工作情况,传达政府大政方针,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四)依托新居民沟通网,建立新居民党员服务管理信息互动平台。如开设新居民党员论坛等,定期为全县新居民发送“节日祝福”、“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劳动维权”、“技能培训”等彩信,做到“一节一问候、一月一联系、一季一党课,一问一解答”。力争新居民党员通过信息互动平台向党组织汇报一次工作思想,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助一户困难群众,带出一批富余劳力,争做一名致富能手。以达到靠感情、靠信念、靠形象凝聚党员、团结党员、帮助党员的目的,进一步拉近新居民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
  (五)坚持以抓教育服务凝聚党员。“新居民党员之家”提供教育培训、劳动维权、就业安置、计划生育等服务活动。适时举办季度性的民主生活大会、党员座谈会,积极组织对新居民有意义的文娱、体育活动,以增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借鉴图书馆借阅模式,将法律法规文件、党刊党报等学习资料实行有序实名制传阅,每名新居民党员负责维护学习资料的齐全和整洁。

 编辑 张建平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设计制作 嘉善新闻网 2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