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嘉善教育 | 校园新闻 | 学校介绍 | 校园图片 | 教育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好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04月11日 14:33:48  嘉善新闻网
 

  2012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仍然锁定在“三农”,所不同的是今年的1号文件转向科技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之前的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委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就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部署。高层文件的核心导向,明示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及依靠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面对国家的重托和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要服务好农业科技创新,切入点和着力点究竟在哪里?

  意识觉醒:农业科技“三性”与职教改革“三变”

  农业科技“三性”是指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这是以农业科技为端点辐射社会所建立的维度交互,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涵盖和关联到社会各方各面的图式。

  农业科技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是整合国家科技资源的国家行为,科技面向是国家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农民培训、农产品营销和促销等,受益群体是广大农村和农民。农业科技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对于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生物技术引发的农业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装备和改造、传统农业技术的效益革命和全面升级、“生物质经济”和技术的雏形初显等四大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更彰显了农业科技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农业科技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功能上,它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总之,要打破传统农业的壁垒,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职业教育是各类职业人才培养的“母机”,更是科技学习、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阵地。基于农业科技“三性”,职业教育改革必须有“三变”,一是定位转变,作为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理应成为全国职教共担之责,以确保其公益最大化;二是“农”意识转变,现代农业科技虽以农为主体,但非农产业的融合与崛起,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服务“三农”成为内在要求;三是服务内涵转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重点是科技创新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技术的全面支持。

  行动自觉:农业科技“三定”与职教行动“三落实”

  农业科技的“三性”其实也是对农业科技的“三定”,即定位、定性和定向。农业科技的定位,阐明了我国要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农业科技的定性,国家在农业科技上要加大投入,要逐步提高农业研发力度,并明确了政府主导、财政主责的基本政策取向。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是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最终要解决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依据“三定”,职业教育要服务好农业科技,必须做好“三个落实”。

  第一,落实专业链与农业产业链的对接。职业院校的专业链是特定职业技术化的专业群集,专业面向的表征是行业技术。随着农业功能的拓展,除传统农业外,基于农业的非农产业也极为发达。在大职业教育体系中,直接或间接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界面增大,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的关联度更加紧密。因此,要服务好农业科技,认真落实职业教育的专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对接至关重要。

  第二,落实专业核心课程与农业产业科技及能力的对接。新农村建设包含着大量现代城市化的元素,如在环保、低碳、生态、高效等社会诉求下,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在现代农业产业中也被广泛应用,使之专业技术的面向属工、属农难以厘清。因此,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渗透和增加相关技术课程。

  第三,从定向来看,落实农村科技服务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职业教育服务农业科技,并不是原有传统技术的简单应用。职业院校富集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空间极大,如非农方向的工科机械类专业,针对农业机械化建设开发多功能、经济型农业机械,探索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的前景广阔;信息技术类、市场营销类、经贸管理类、传媒技术类等专业,在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发新农业信息技术,打造“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许多理论和技术可引用到农产品的经营领域;电子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农业多功能装备和技术改造上更是可以大有作为,应用更为广泛。诸如这样的服务,着眼的是现代农业的前沿问题,服务的载体是高新知识和技术,对于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意义重大。

  体制保障:农业科技“农科教”结合与职教“产学研”融通

  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和农业人才总量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因此,建立起科教进入农村经济体的长效机制十分迫切。

  农科教结合的关键是政府,在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只有通过政府才能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使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得以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以振兴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为动力,以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为手段,把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和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农科教统筹体制。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正是政府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农业科技振兴行动与农科教结合中担负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与农科教的衔接及服务农业科技规范化,关键是“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体制建立和制度融通。服务农业科技,最主要的是以知识、智能、技术为载体的科技服务和以专门人才培养、培训为核心的教育服务。在科技服务的层面上,“产学研”融通,就是要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农业现代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前沿,针对农业特点协调好生产性教学与教学性生产、学习性生产与生产性学习、研究性生产与研究性教学的关系。在教育服务的层面上,“产学研”融通的核心是将产业活动向教学转化,以增强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例如,职业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应主动对接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向农业提供信息管理和智能科技的直接服务,让师生广泛了解农业科技的进展,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应以项目合作方式,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利用工学实践开展送现代技术进乡进村的科技服务活动;利用高职院校人才优势,就农业生态、城乡统筹等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总之,“农科教”结合与“产学研”融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体,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基础和技术创新的源头,职业教育要服务好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系统与职业教育教学系统的交互和融通,建立科学而长效的农科教结合体制极为重要。

  (作者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邱开金  编辑 章永红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学前教育   >>>更多
·[2009年] 嘉善杜鹃幼儿园
·[2009年] 魏塘第三幼儿园
·[2009年] 魏塘第四幼儿园
·[2009年] 嘉善玉兰幼儿园
·[2009年] 嘉善西塘幼儿园
·[2009年] 嘉善西塘大舜幼儿园
·[2009年] 嘉善县姚庄幼儿园
·[2009年] 嘉善洪溪幼儿园
小学教育   >>>更多
·[2009年] 嘉善县逸夫小学
·[2009年] 嘉善县俞汇小学
·[2009年] 嘉善县姚庄小学
·[2009年] 嘉善县杨庙小学
·[2009年] 嘉善县天凝小学
·[2009年] 嘉善县洪溪小学
·[2009年]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2009年] 嘉善县吴镇小学
中学教育   >>>更多
·[2009年] 嘉善新世纪学校
·[2009年] 洪溪中学
·[2009年] 天凝中学
·[2009年] 嘉善县丁栅中心学校
·[2009年] 陶庄中学
·[2009年] 平川中学
·[2009年] 干窑中学
·[2009年] 姚庄中学
职业教育   >>>更多
·[2009年] 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
·[2009年] 嘉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09年] 嘉兴市华仕计算机学校
成人教育   >>>更多
大学教育   >>>更多
·[2009年] 上海杉达大学光彪学院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