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综合 | 时政 | 经济 | 三农 | 民生 | 人物 | 媒体看嘉善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综合
陶庄镇迎接文化发展“春天”
2012年09月20日 09:34:08  嘉善新闻网  
 

  亮丽的服装、协调多变的阵容、自信的舞步……昨晚,在陶庄镇文化中心内,汾湖社区的文艺骨干万小燕和队友们,正踏着音乐一遍遍排练爵士舞《架起我的帆船》。这个节目将在9月22日的’2012中国·陶庄第二届了凡善文化节开幕式上亮相。

  能获得开幕式展演“入场券”,万小燕告诉记者,她们是过五关斩六将,从“千宅万户种文化”14个节目展评中脱颖而出的。今年以来,陶庄镇大力实施“千宅万户种文化”活动,推动“一村一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实、壮大农村文艺队伍。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间,陶庄镇的文化发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

  “如今,每个村都可以独立办一台演出,每个村都有好几个精品节目。”正如陶庄镇党委委员张琼说的,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陶庄镇实施“种文化”的最终落脚点。为了让民间文艺真正放开手脚,今年年初,陶庄镇出台了“千宅万户种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在深化拓展上下功夫。同时,作为了凡“善学”思想的发源地、“善文化”的传承地,在“种文化”过程中,陶庄镇各村(社区、养殖场)纷纷以“善文化”为主题创作精品节目。在8月30日下午举办的2012陶庄镇“千宅万户种文化”节目展评中,14个精品节目一一上演,汾南村的小品《撞人》通过展现生活中的小故事,宣扬“了凡故里·积善之乡”的美好品德,赢得阵阵掌声。

  翔胜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小珍桌上,摆放着“中秋月·翔胜情”中秋文艺晚会节目单,她正忙碌着协调9月27日晚这场演出的事宜。作为村里的文艺骨干之一,她告诉记者,20多名村文艺骨干将在这台晚会上表演8个节目。“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每晚都进行排练。”

  张小珍告诉记者,“以前参与演出,基本上是村里选送一两个节目去,今年镇里让我们放开手脚,我们就积极充实文艺队伍,加强学习,编排新的节目。”今年以来,翔胜村举办的大大小小演出几乎平均每月一次。“每次有演出的时候,台下都坐满、站满了村民,大家都很喜欢看,我们也很有动力。”张小珍说。

  如何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振兴地方文艺,也是陶庄文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近日,汾南村的文艺爱好者张春芳高兴地等着镇里举办莲厢培训班。为了将好的民间文艺传承下去,前不久,陶庄镇开办了莲厢培训班,发动、组织了各村(社区、养殖场)的150名文艺爱好者加入到培训班中来。作为该培训班工作负责人,陶庄镇成校老师邵前告诉记者,为了使莲厢这一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下去,在学员选择上,特别设立年龄在45周岁以下这条标准,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培训班将邀请县文化馆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并请有丰富打莲厢经验的老人进行现场指导。“目前,我们正在制作莲厢棍,做好后就可开班了。”邵前说。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作者 记者金晓娟通讯员王杨  编辑 王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新闻排行  
我县招商引资交出满意答卷
大连一海湾出现蒸汽雾宛如仙境
中国民族第一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建设法治中国 实现公平正义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9-10日全省将迎较明显雨(雪)天气
浙江多地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船上人家的“蜗居”生活
新闻特写:一次艰难的取票之旅
 
图片新闻   
百合花花香却不吃香
桥梁刷白美化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