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魏塘街道在月月演舞台的基地之一——魏中村大舞台上,隆重举行了“城乡文化指导员”的受聘仪式,周培琪、徐静、王月英等三人,被聘为魏塘街道首批城乡文化指导员。这是魏塘街道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又一举措。
城乡文化指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四项。一是提供文化艺术专业辅导和教学,辅导、培养群众中的文艺骨干。二是指导村(社区)群众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帮助策划、组织、排练和实施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带领辖区文艺团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三是指导村(社区)党总支和村(居)民委员会使用好现有的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效用。四是带领群众对本村(社区)辖区内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艺术、遗产进行搜集、整理、保护、开发利用,通过宣传、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村(社区)。
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魏塘街道用心择师,诚心请来群文名家。尽管首批城乡文化指导员只有三人,但都是魏塘街道经过精挑细选,从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家中诚意邀请而来。例如周培琪老师,长期从事声乐辅导和合唱排练等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她排练的节目,屡屡在各类赛事中夺冠。其他两位,一位是县文化馆的年轻老师,一位是从县文化馆退休的老干部,可谓科班出身,尤其在舞蹈排练上有丰富独到的经验。
精心选材,给予专家用武之地。为了给首批文化指导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魏塘街道选出了基础设施好、领导意识强、文化氛围浓的三个城市社区、一个农村社区和两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单位。魏中村是月月演舞台的发源地,村里每月都会举办一场大型文艺演出,吸引村里乃至周边上千群众和新居民前来观看。虹桥村新建了全县首屈一指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虹桥大舞台数次成功承接了省市县各类演出团体的演出。
为了督促文化指导员认真履职,也让联系村积极发挥好文化指导员的作用,魏塘街道出台了《城乡文化指导员管理办法》。组织被指导的村(社区)和文化指导员签订聘用协议,并举行隆重的受聘仪式,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和任务。由各村(社区)做好本辖区文化指导员的工作台账,做到有据可查。街道文化站给予指导员每人每年1000元的基本补贴。各村(社区)再设立每人每年1500元的考核基金,年终根据考核情况给予。
今年,魏塘街道先在6个被列为“县级精品文化工程”的村和社区中建立起首批文化指导员队伍。明年将在此基础上,把城乡文化指导员聘请覆盖全部9个城市社区和年度村级可支配资金在2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社区)。到后年,魏塘街道将实现城乡文化指导员队伍的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