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浙江各地

人大代表调查10位民企员工都说从没请过年休假
 2013年02月20日 08:58:10 嘉善新闻网
  

过去的这一年,你请年休假了吗?

人大代表、杭州仲裁委员会审理处处长卢建华,前不久就“你请年休假了么”做了问卷调查。他选取了10位在民营企业上班的员工,分别从事机械加工、食品生产等行业,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

“这10人都从没请过年休假。”卢建华说。

昨天,我也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电话采访了10位上班族,其中有高校教师、社区工作者、公务员、企业工程师等。10个人,有5人从上班到现在从来没有请过年休假,工作时间最长的15年,最短的3年,其中有1人因为没有休年假,得到过按照法律规定的300%的相应报酬。另位5人休过年假,时间长短不等,1天-5天。

没有请年休假,原因各不同。

徐先生,30岁,公务员,工作6年。休过婚假,但从来没请过年假。“主要是单位没有休年休假的氛围,大部分人都不休,少数休假的人就会显得很另类。”

曹女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是没有旅行计划,工作又比较忙,所以没休。单位是提倡请年休假的,如果到年底,都一直没有休,会有补偿,是平均工资的3倍。”

有公司以休假激励员工

加班时间可兑换成假期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没有理想的年休假。

我有位朋友在一家用户体验咨询公司工作。这家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厦门、深圳、杭州设有分公司。

公司拥有60多位专职用户体验咨询师,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毕业,员工年龄在24岁-35岁之间。

用户体验策略部负责人夏方昱说,“公司成立之初,就承诺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休假制度,并且从不食言。”

在公司,每位员工,除了拥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的假期外,还有公司假,随工作年限递增。

比如,在公司工作了5年,除了有10天法定年休假,还有5天公司假。

另外,所有加班时间,还能兑换成假期。

夏方昱说,“有时做项目要通宵达旦,很辛苦,项目顺利完成后,员工可以用加班时间兑换相应假期,最多可兑换15天,但公司不提倡连续休息,每次最多可接连休息5天,也可和年休假叠加在一起。”

除了年假、公司假,公司每隔半年组织一次旅行。一次去一个稍微近一点的地方,一次去远一点。比如,2011年公司全体菲律宾度假;2012年,公司全体去了三亚。

带薪休假行业间差异很大

为什么有人有假不休?

人大代表卢建华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用工成本,企业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让员工休年休假;另一方面,员工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前途,也不敢主动向企业提出休假要求。

通过调查,卢建华发现,“目前杭州带薪休假落实得并不理想,而且行业间差异较大。总体上,机关事业单位好于企业单位、大型企业好于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好于民营企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带薪休假’情况最不理想。”

另外,即使职工未休年休假,按照法律规定的300%的相应报酬也难以获得。

杭州中银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汪志锋,在民营企业担任法律顾问时也发现了类似问题——“带薪休假”的上班族很少,尤其是外来务工者更少主动休息。

汪志锋说,“大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收入,都以计件的形式,多劳多得,大部分员工都舍不得休息,比起休假,实实在在的收入更有吸引力。”

不想要300%的相应报酬

只想要年休假怎么办?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如果不想要300%的相应报酬,只想要年休假,怎么办?

杭州铁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灵飞说,“目前,这还存在法律空白。”

如果没休年休假,又没有得到300%的相应报酬,有两个办法可以帮自己。

胡灵飞说,“第一,向工会反映,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会在劳资双方协商带薪年休假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一旦发生争议,工会应积极调解,如职工提起诉讼,应予以支持。”

第二个办法,向劳动仲裁等相关部门举报或寻求帮助。

怎么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带薪休假”?

卢建华说,带薪休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并非职工和企业自选性,而是法律执行的问题。

在议案中,他建议杭州人大,加强《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落实执行情况执法检查;尽快制定杭州市的贯彻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相关实施细则,并进一步细化;充分发挥相关工会组织的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侵犯职工休假权利的处罚机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记者 于佳 编辑 毛静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