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映了执政理念的新变化。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时期,同时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有许多新的期待与关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这是我们改革发展中必然面临的“问题”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改革越走向“深水区”,问题就会越多越难。平时为什么往往我们看不到问题,或者只看到问题的表象,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就是因为缺少问题意识。有的习惯于多讲成绩、少说问题,报喜不报忧;有的自我感觉良好,发现不了工作的缺憾;有的缺乏感情、群众观念淡薄,对一切都司空见惯。凡此种种,一些问题虽然存在却被忽略了看不见。毛泽东曾讲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为假象所迷惑,被谎言所忽悠。要知道,问题始终是存在的。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直面问题,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有的人怕碰到问题,一遇问题就躲闪开溜,出了问题就回避遮掩,结果小问题成了大问题,小隐患酿成大灾难,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给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不好影响。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倘若没有问题,那么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面对问题,我们不要怕也不用躲,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问题意识,也是一种忧患意识。在国家日益强盛的今天,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多一些问题意识,多一份责任担当,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