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网视  |  观天下  |  人文  |  生活  |  金融 | 民生  |  话题 | 专题  |  访谈  |  论坛  |  图吧  |  微嘉善  |  爱心志愿者团队  |  嘉善数字报  |  嘉善广电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浙江各地

银行职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000多万元 谨慎借款
  2013年04月07日 15:00:33  嘉善新闻网
  

  48岁的魏鑫(化名)是绍兴某银行的职员。他整天与企业打交道,大笔大笔的钱从他手上进出。然而他没料到,因为一次私自的借贷,竟会导致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在短短3年时间里,他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频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高达5000多万元。

  直到有一天,当所有的借款人都收到魏鑫寄出的一封“致歉信”时,那个美丽的发财梦宣告破灭。昨天,越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起特大集资诈骗案,同时还简单通报了另外两起案件,提醒市民谨慎借款。

  一次“仗义”的帮忙

  改变他的人生

  出事前,魏鑫是市区一家银行的职员。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有本事又讲诚信的人。从农村基层银行做起,一直到市区银行工作,他的能力有目共睹。认识魏鑫的人都觉得,这位银行职员整天和企业老板混在一起,接触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有权,他想赚点外快,那简直易如反掌。

  2009年,一位在上海承包建筑工程的朋友找到了魏鑫,希望魏鑫帮忙,在短时间内筹集到200多万元的资金,帮助他解决资金困难的燃眉之急。这位朋友许诺,这笔钱会在一个月后立刻偿还,到时候还会支付给魏鑫一笔高额利息。

  出于“义气”,魏鑫答应了。第二天,他拨通了一家企业会计的电话,许诺以月息2%的高额利息借款200多万元,会计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会计答应得爽快,这是因为魏鑫为人讲诚信,更重要的是,魏鑫是银行职员,会计认为这个身份信得过!

  可让魏鑫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规定还款的时间到了,上海的这位朋友却还不出钱。200多万元本金要不回来,承诺的2分的月息就更没着落了,怎么办?

  为了还钱、还利息,魏鑫跨出了危险的一步,他又给另外一家企业的会计打了电话,用高额利息为诱饵,借了200多万元。拿到钱后,他迅速把钱支付给了第一家企业的会计。

  拆东墙补西墙

  最高月息竟达1角2分

  借了还,还了借,魏鑫过起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而高额利息的支付很快让漏洞变得越来越大。魏鑫知道,要使资金链不断,问题不暴露出来,只有靠过硬的信誉。为了顺利借到钱,维持这个资金链,他开出的月息从2分不断往上涨,最高一直到达1角2分。

  月息1角2分是什么概念?如果借款1万元,1个月的利息就有1200元。这是十分诱人,更是十分吓人的利息,无论再高的投资回报率,都很难达到这个月息收益,更何况魏鑫根本没有实体投资,也没有进行资本运作,等待他的是无底的深渊。

  在高额利息的诱惑下,不仅与魏鑫熟悉的企业会计借钱给他,会计们又千方百计想办法向认识的人借款交给魏鑫。朋友介绍朋友、亲戚介绍亲戚,慢慢地,魏鑫处在了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漩涡中央。

  据办案民警统计,自2010年年底到2012年9月底,魏鑫共吸收资金5000多万元,已构成集资诈骗罪。

  他从未挥霍

  出逃前还寄出“致歉信”

  既没实体投资,又无资本运作,高息吸收存款,这无异于杀鸡取卵,难道一个整天与经济打交道的银行职员不明白这个道理?

  民警在对魏鑫审讯时,他坦言,这都是他爱面子惹的祸。为了帮助朋友,又不失诚信,他频频借钱、还钱。而当他意识到危险开始后悔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他已经无法阻止这趟高速运行的资金列车冲向悬崖。

  在过去的3年间,5000多万元的巨额资金从他手上经过,可是魏鑫却始终没有挥霍过、享受过一分钱。他一直都背着亲人思考怎么还钱,即便在最后走到末路准备出逃时,他还悄悄从家里取出了50万元存款,用来偿还利息。

  2012年10月8日,魏鑫坐在电脑前,鼓起勇气写下给所有借款人的一封“致歉信”。他在信里说,“为了帮朋友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的境地。多少次我在梦里惊醒,冷汗直冒,为了您的欠债和高额利息我寝食难安,讲句心里话,这已超出正常人的承受范围,这种生活只有我自己知道。多少次我曾经起过离开这个世界一了百了的念头,但想想留给亲人朋友的痛苦我觉得那样更自私,但我也已无颜再见到您和亲人朋友……”

  对于魏鑫来说,这是一场噩梦,而对于拿不回钱的借款人而言,同样也是一场噩梦。

  把这封信寄出后,魏鑫选择了出逃,然而逃亡半个月后,他最终在萧山机场被民警抓获。目前,这起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相关新闻

  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形式比较新颖

  昨天,越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段时间以来,仅该大队就侦办了7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每一起案件都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个人,遭受的损失更是数以千万元计。

  经侦大队负责人还着重介绍了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其中一起:2008年,袍江一家企业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依然盲目扩大生产。为筹集资金,企业成立了资金部,专门聘请“掮客”进行融资。

  另外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形式非常奇特。上海一家公司以1万元的价格把一种叫自动咖啡机的产品出售给市民,并承诺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由上海公司对这些自动咖啡机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公司以月息3分的高利回馈给购买者。

  在高利的诱惑下,近百位绍兴市民购买了自动咖啡机。办案民警在调查后发现,其实这家上海公司根本没有这么多自动咖啡机,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在筹集资金。募得的资金除了支付投资人的日常返利外,其它都用在了公司的日常经营并亏损殆尽。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