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建设“两富”新嘉善 向幸福行进
 2013年05月08日 09:54:14 嘉善新闻网
  

  幸福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定义。而民生幸福新家园是什么?这在我县的建设规划中已有了定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富民增收,大力弘扬“善文化”,着力打造精致水乡,让城乡居民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幸福嘉善。近年来,围绕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心有所怡、行有所畅、食有所安,我县不断朝着幸福的方向行进。

  人文嘉善每天傍晚,罗星街道晋阳社区“善园”里总是格外热闹,“善文化”地雕、墙景画,“善文化”长廊,让来到这里的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善文化”氛围。在我县让人倍感“善文化”熏陶的点还有很多,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到“满城荡漾善文化”的当下,我县以创新姿态不断践行着“弘扬善文化建设新家园”的“嘉善梦”。

  嘉善之名,可以追溯到582年前。嘉善,有嘉兴和迁善之意,又取《论语》“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上善若水,水乡的灵性,人文的渊薮,孕育了嘉善的“善文化”。

  社会和谐稳定既需要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也需要浸润心灵的精神感召。如何来引领新一轮嘉善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具有明显地方文化特质和烙印的文化品牌来凝聚人心、科学发展。2012年以来,我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善文化”,确定了“地嘉人善、敬业争先”的“善文化”核心内涵,培育了“善政理念亲民惠民、善商群体创业创新、善德育人快乐成长、善居之地心美人和、善行天下温暖人心、善气迎人幸福嘉善”的六大践行现象。

  在县委书记姚高员眼里,“善”就是嘉善的本质胎记,也是一种文化识别的人文精神:“嘉善要弘扬‘地嘉人善、嘉言善行、善气迎人’的传统美德,以‘善文化’的人文精神带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嘉善地方核心价值观和县域人文精神品牌。”

  如今,“感动嘉善——十大善人、十大善事”,以凡人善举的力量带动社会各界践行“善文化”的积极性;一场场“善文化”高端论坛如期上演,论坛分别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善文化”内涵外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今,践行“善文化”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善”字,机关窗口单位开展“勤学、勤政、勤干”主题实践活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尊孝重善”学生德育行动计划,农村和城市社区倡导“积善心、说善话、做善人、行善事”,企业热捧以“善于经营、诚信负责”为评选条件的“善商”评比,新居民踊跃参与“善心接力、共建家园”活动;全国第二届“善文化微散文”创作大赛收到来自国内外网友的原创作品2200多件。

  宜居嘉善这两天,西塘镇茜墩村养鸭户葛建方正在谋划着拆掉鸭棚后,种植经济作物实现转型。他的鸭棚于5月3日在西塘镇集中拆除工作中被拆除。“养鸭子现在也亏本,既然政府有这样的环境整治行动,那我也主动支持。”葛建方说道。在5月3日当天,西塘镇又有1.9万平方米违章鸭棚和1400平方米违章猪舍被拆除。尘土飞扬的拆违场面如今每天都在我县上演,“三改一拆”、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攻坚战”举全县之力,描绘着蓝天白云、清风绿水的明天。

  施有机肥,使用沼气做燃料,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在农村,随处可见生态建设的影子。在大云镇缪家村,河道、村道旁树木成行,房前屋后植树种花,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农村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免费开放的公园里玩乐休闲,在生态绿道上散步健身……在城市,市民身处绿色之中,尽享着春日的阳光和清风。

  自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以来,我县启动实施了包括城乡绿化、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治理等9大方面共100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总投资22.5亿元。通过生态县建设的有效实践,我县的生态经济日益壮大,生态环境日趋改善,生态文化大力弘扬,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之路。此外,我县还将“生态立县”列为全县五大发展战略之一,今后,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朝着更高目标阔步迈进。

  平安嘉善近日,“浙江省公共管理十佳创新奖”出炉,嘉善“亲民城管·满意家园”融合发展案例从全省各地选报的198个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嘉兴地区唯一入选的创新案例。积极探索城市管理与服务两相宜的“亲民城管·满意家园”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从饱受诟病的“城市之殇”到交口称誉的“城市之友”的成功转型,我县“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模式又受到关注。

  近年来,我县犯罪人员中外来流动人口占比都在80%以上。如何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如何解决大量外来人口带来的治安压力,一直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县打破以往流动人口管理公安“一肩挑”的状况,在全省率先探索“民工之家”集中管理、“民工之村”民主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较早地引进了“新嘉善人”的称谓。“外来民工”成了“新嘉善人”,被嘉善县政府纳入“市民化”管理范畴。

  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县不断探索社区居务公开工作。罗星街道南门社区钱家汇36号楼居民每次见到居监会工作人员上门收集民情民意总是格外热情。前段时间,在社区居监会的帮助下,36号楼经常断水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针对居民反映的断水情况,街道专门召开居民座谈会,商讨解决办法,提出可行方案,最后决定加大水管管径,解决居民断水问题。像这样的居务公开民主管理方式,真正为解决居民的具体困难、促进社区工作发展起到了作用。

  不断探索改进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全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五连冠”;不断扩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之路,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扎实开展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和平安宣传活动,实现平安县创建“八连冠”……近年来,我县以“城美”与“人和”有机统一为工作取向,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着力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实行“五访联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安全感城市”。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金晓娟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