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原创新闻

大云镇“绿色远教”助推科学发展
 2013年05月15日 15:11:34 嘉善新闻网
  

  今年以来,大云镇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服务经济、服务宣传、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实施“绿色远教”工程,有力地助推了大云科学发展。

  以便民就近为原则,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充分利用村级数字点播平台和远教网站,切实构建党员干部教育平台。一是调整平台内容。根据工作重点和时限不同,每月调整村级数字点播平台的相关内容,及时上传各类文件信息、工作信息、动态信息,让党员干部在家里就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村里的各项工作。二是播放各类宣教片。利用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和专题教育等时机,播放各类远教片,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多看、多学、多讨论。今年一季度,全镇6个村共播放远教片20余部。三是建立远教中心户。在农户集中居住的区域,以老干部、老党员、种植大户、创业致富能手为对象,建立远教中心户,并结合党群连心室,积极举办各项活动,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目前,全镇已建有远教中心户48户,党群连心室20个。

  以实用实效为重点,切实帮扶党员群众创业。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优势,以丰乐农技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主阵地,强化创业技能培训。一是集中教学。积极开展党群创业技术需求调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每季开展1次果蔬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群众的创业水平和致富能力。二是现场教学。以县、镇两级的农技专家为主力军,每月邀请专家为种植户提供上门技术指导与服务。同时,针对重点户、种植大户,建立联系结对制度,目前镇农技服务中心2名农技员共结对了20户种植户,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5月6日,丰乐合作社还专门承办全县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培训现场会,县农技专家就育秧的技术环节作了专题讲解与指导,这为逐步转变晚稻育秧方式、促进晚稻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专家教学。通过县级平台邀请更高层次的专家提供面对面的指导。通过QQ、微博、视频等载体,加强与专家的密切联系,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以稳定和谐为目标,积极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在有条件的中心村建立远教广场,设置LED显示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和谐文明新氛围。一是注重政策宣传。利用广场人口集聚的特点,加强政策宣传特别是把那些农户关心并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作为宣传重点,实施全天候宣传。二是加强工作宣传。将村里全年工作内容和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公开宣传,让群众了解村里的工作动态,切实保障知情权、选择权。三是强化先进宣传。利用远教广场,在不同时段集中宣传党员闪光言行,逐步在广大党员群众中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促进发展为根本,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充分利用碧云花园远教实践基地这个载体,让远程教育服务农业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强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碧云花园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结对,切实加强与浙江大学园艺系、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合作,通过网络或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技术互动。今年来,碧云花园已接纳实习生17人。二是注重专家指导。利用杜鹃盆景生产示范基地这个载体,分阶段加强与国内外农业和花卉方面专家的联系,邀请他们进行指导,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2013中国(嘉善)杜鹃花展期间,碧云花园举办了省杜鹃花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了30多名省内外专家、本地花农围绕杜鹃花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三是加强辐射带动。以远教实践基地为依托,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期远教培训班,引导周边农户实施农业产业化种植,强化远教的辐射功能。今年以来,碧云花园已举办高架草莓保温技术、杜鹃盆景造景技术、日本甜瓜栽培技术等3期远教培训班,120多人次参与。截至目前,碧云花园已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走上了种花、种葡萄的致富路。该远教基地被评为全省首批省级远教实践基地。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作者 王炜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