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粮食功能区建设推动粮食新丰收
 2013年05月15日 17:45:14 嘉善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5月15日讯 一亩粮田的亩产变化有多少?近几年来,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两区建设”任务,不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去年,功能区内晚稻单产超过640公斤,平均每亩增效270多元。今天的《建设三区一园践行科学发展》专栏,记者带你走进我县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感受粮田里的发展变化。

  陶庄镇金湖村是我县最先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地区之一。在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记者遇到了正在清理沟渠的社员朱德林。一聊起现在的粮食生产,老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村里的种粮大户,2010年,他和其他村民一样,把自家的4亩6分地,连同承包的70多亩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管理。

  把土地流转出去后,朱德林除了每年能拿到3800元土地流转费,每个月,他还能从合作社领到1800元工资。朱德林说,现在是大麦的拔节期,等到麦子熟了,他就指挥收割机到田头,不用劳力收割,方便多了。

  让老朱高兴的是,每年,合作社都会引进粮食新品种,像去年试种的晚稻品种甬优12,每亩产量超过900公斤,比普通品种高出300多公斤。

  在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社长杨其荣。他表示,合作社现在流转了807亩土地,虽然面积很大,员工却没几个人,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杨其荣说,粮食功能区建设以来,水泥路通到田头,机械化设备进出更方便了。现在,县里的农技专家隔三差五会来田头转转,每年还要指导合作社对粮食品种更新换代。现在的品种很多,甬优系列有三个品种,嘉兴农科所的品种也有三个,试种产量高的推销给老百姓,产量低的明年就取缔。去年,合作社统一试种超级稻,每亩增加的纯收益达到500元。

  截止去年底,我县已经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6.86万亩,涉及西塘、陶庄、天凝、姚庄、魏塘、惠民、大云7个镇(街道),由各村的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去年,功能区内晚稻单产超过640公斤,平均每亩增效270多元。县农经局粮油站站长徐锡虎告诉记者,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还设置了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等,进行科学统一的育种、管理和销售,将现有的标准农田逐步建设成具有“一吨粮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自2010年以来,我县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先进县”,一次被评为“国家级粮食生产功能先进县”。接下来,我县还将在干窑、罗星等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计划到2018年建成1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新增0.19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来源 嘉善广播电视台   戴程莉 于军 曹力  编辑 王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