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炉内温度高达650℃,但炉壁温度一如室温,毫不发烫。在浙江鲸王玻璃有限公司,记者实地感受了企业新的钢化炉的奇特效果。这套设备是鲸王玻璃自主研发的全新产品,用到了多项高端技术。
去年7月,鲸王玻璃在姚庄镇“二次创业”,设立浙江汉能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制造生产钢化玻璃的整机设备。浙江汉能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廷振告诉记者,企业上下都知道能耗过大是钢化玻璃生产企业最大的“心病”,也是玻璃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汉能玻璃在成立之初就瞄准了生产中国最节能的钢化玻璃生产设备这一目标,并和美国科研院所进行全方位合作。
据介绍,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汉能玻璃就获得了5项高效节能技术国家专利。刘廷振说,其中的DHF高辐射涂层节能技术专利就采用了先进的航天器保温技术,使钢化炉炉内炉外温度“两重天”,进而实现高效节能。记者在鲸王玻璃看到的钢化炉正是采用了该项技术的5mm白玻钢化设备,该设备耗电量小于3.5度每平方米,是现今全国最节能的白玻钢化设备。该产品今年5月在北京参加第24届中国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时,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已经获得了来自欧洲、中东、南美洲国家的订单。
当年的小型村办企业,如今却赢得了二汽、中国重汽、中联重工等国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订单。今年,嘉善顺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通过“二次创业”脱胎换骨,生产的全功率取力器有望改变我国重型汽车全功率取力器依靠外国进口的历史。从2012年开始,顺达汽配就开始研发高端取力器,公司总经理王巧扣告诉记者,取力器市场不大,但高端取力器市场却值得争取,目前我国全功率取力器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过大,国内汽车生产商都在寻找国产化支持。
在顺达汽配研发团队一年半时间的攻坚后,今年顺达汽配的全功率取力器赢得了中国重汽集团青睐,专门为该集团豪沃系列车型做配套,并共同为徐州徐工集团专用车辆供货。这项优势技术实现产业化后,占地15亩的顺达汽配仅靠生产全功率取力器就有望实现年产值2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该产品得到全国重型汽车生产商广泛认可,部分国际知名厂商也将和顺达进行合作。
在姚庄镇强势推动企业“二次创业”的大背景下,镇内企业同时也在技术储备方面下功夫,积累创新驱动要素。虽然光伏行业仍处于寒冬时节,但昱辉阳光下属的思博恩研究院成功研发了一种“热门及多晶铸锭炉”技术,将多晶硅太阳能产品转换率从17.6%提高至18.6%,填补国内空白,为企业“二次创业”积累了全新技术。像汉能玻璃这样刚完成“二次创业”的企业,如今也在积累汽浮式2mm超薄玻璃钢化机组制造技术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刘廷振告诉记者,除玻璃设备制造外,汉能玻璃还在光伏能源领域完成了技术储备,如果市场情况好转,汉能玻璃随时可以向高端光伏市场进军。
据悉,在企业“二次创业”带动下,今年1~4月份,姚庄镇完成新产品的产值21.61亿元,产值率达到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