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加强学习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干窑镇以“三个三”创新开展“夜夜访·周周学·月月谈”活动,进一步狠抓干部队伍作风转变。
依托“三个载体”,搭建活动平台。依托住夜值班制,开展“夜夜访”。每个工作日由镇班子成员带队住夜值班,开展夜学、夜访,走村入户,传播弘扬“中国梦”、“善文化”、“窑文化”等,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调解矛盾纠纷、指导生产技能。依托“农家充电站”,开展“周周学”。在全镇各村(社区)分别选择2~4户居民家庭建立“农家充电站”,每周在1个学习点上组织开展面向左邻右舍、租住新居民的政策咨询、文艺宣传、交流讨论等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拉近干部群众交流距离。依托“窑乡论坛”,开展“月月谈”。通过建论坛、定主题、分群体进行“月月谈”,分部门(条线)、分群体讨论学习,力促学习成果转化。
调动“三级力量”,推进活动开展。机关部门全面投入。自3月初开展“夜夜访”活动以来,累计已有770人次机关干部走访农户超过2000户;在“周周学”活动中,每次安排数个职能部门到场进行现场咨询,镇文化站全程负责文艺节目排演,并送演上门;在“月月谈”活动计划中,共涉及23个机关部门(单位),将围绕不同主题组织讨论。各村(社区)积极配合。在夜访工作中,各村(社区)干部全部配合机关联系干部共同走访。在第一堂“周周学”课堂上,干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分管宣传工作的村干部都到场参与,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各村(社区)每周提前上报“周周学”活动计划,帮助“学习点”的农户组织协调,并深入作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群众到“学习点”开展学习。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发挥民间文艺骨干、志愿者队伍力量,结合“周周学”活动,送服务、送节目、送关心上门,受到群众欢迎。
强化“三项保障”,务求活动实效。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制订整体活动方案,并针对“周周学”建立了由各村(社区)联挂领导和联村组长组成的指导组,确保活动精心组织。强化后勤保障。针对夜访值班,专门在机关办公楼内设立2间值班室,并添置必要用品。建立“周周学”活动专项资金,落实“农家充电站”所需学习用品、音箱设备、报刊书籍等。强化督查保障。建立学习巡听制度,由镇纪检、组织办、宣传办等组成巡听组,采取轮流循环方式进行督查,并在年终进行检查考核、评选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