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网视  |  观天下  |  人文  |  生活  |  金融 | 民生  |  话题 | 专题  |  访谈  |  论坛  |  图吧  |  微嘉善  |  爱心志愿者团队  |  嘉善数字报  |  嘉善广电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社会新闻

告别猪圈和自留田 农村老人难适应
  2013年07月08日 08:34:50  嘉善新闻网
  

“春牛农家乐”的前身,是一家农用物资店,专卖种子、化肥和农用机械等。芮春牛说,村里那时家家都有几亩地,乡里乡亲经常光顾。他后来改办农家乐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店维持不下去了。

为突显“慢城”魅力,打造乡村旅游,村里前几年推出新政策。每人保留一分地,其他田地出让流转,由政府统一规划,分季节栽种向日葵、薰衣草、油菜等观赏植物。这样一来,大片大片花卉景观成为“慢城”新亮点,但自留田骤减,农资商店渐渐没了生意,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芮春牛脑筋活络,及时改弦更张,开出新店,但更多人受各种条件所限,没他反应快。突如其来的“慢城”生活,让这些村民很不习惯。五六十岁以上的长者感触尤深,因为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老人们才是种田的主力军。家中田地一下子从几亩缩小到几分,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与田地同时消失的,还有家里的猪圈。种田和养猪相依相伴,没了田,家猪缺粮,村内无人再养。

比如芮国良62岁的母亲诸小兵,家里原有六七亩农田,油菜、水稻、玉米、蔬菜……轮番耕种。除了寒冬,老人一年四季有三季忙得不亦乐乎。如今无地可种,没猪可养,只能带带孙女,看看电视,再打打小麻将。

这样悠闲自在的老年生活,不少城里人习以为常,但在农村,诸小兵们一点也不适应。“忙了大半辈子,闲不下来。”虽说儿子开农家乐,家里不差钱,老人还是经常去田里打工。

以前在自家农田忙碌,丰收或灾害都算自己的;现在帮集体干活,按天计算工分,工作8小时,日薪30元,偷懒者会被扣工分。去年,诸小兵这部分打工收入近2000元,相当于一年只在田里忙了60多天。

遇到诸小兵,在接近40℃的桑拿天,下午2时,全天最热的时候,十多名老年妇女不顾烈日炙烤,弯着腰,忙着种向日葵。先翻土,再播种,还要负责后续维护。“前阵子刚收完油菜籽,等这批葵花到九十月份开放,应该会很漂亮。”她说,这是政府统一要求种的,为了吸引更多游客。

老人们的农活量和压力大为减少,收入同时受到影响。也许是因为在农家乐尝到了甜头,诸小兵不愿透露收入的具体变化情况,只是强调说,流转掉的农田,每年每亩能得到800元政府补贴。“人毕竟轻松了,能有这部分保底钱,也不错。”

每家每户几乎都有茶叶地,没纳入流转,加上保留的几分菜田,给“慢城”老人们重温农耕旧梦,留下了一点念想。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毛静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