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天凝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打响生态建设保卫战
 2013年08月13日 09:59:12 嘉善新闻网
  

  嘉善新闻网8月13日讯 在天凝镇洪福村朱杭圩红旗塘岸边,成片成片的空地上,种满了绿油油的毛豆苗,毛豆苗和着岸边的微风轻轻摆动着,在太阳下显得特别有生命力。而不久之前,这里还是联排的“红瓦灰墙”——养猪场,空气中夹杂着猪粪气味,气温一高,更是臭气熏天。这是天凝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改一拆”中一处猪舍拆除前后的对比,也是天凝镇强势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打响生态建设攻坚战的有力写照。

  “天凝镇水环境整治主要涉及红旗塘和三店塘两条河流,其中红旗塘在天凝镇境内的河长为7公里,占浙江段全长的三分之一。”天凝镇负责农业工作的副镇长钟健表示,目前红旗塘沿河两岸陆域200米范围内,共排查出养猪户30户,已经拆除27家,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减少存栏数4120头;养禽户棚舍7户,已经拆除3家,面积793平方米,减少存栏3500羽。这几天,另外两家猪舍正在拆除中,其余的畜禽养殖棚(舍)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拆迁。

  水环境综合整治涉及方方面面,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污染次之。在东顺大桥红旗塘北岸,东顺大舞台东侧空地上,种满了美人蕉等绿色植物,万绿丛中的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太阳能发电,已发挥作用,原本直排河道的污水管网统一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天凝镇“三改一拆”办公室联络员朱国荣介绍说,总投资2500万元的天凝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共涉及蒋村、戴西港、凝北、天凝和东顺等7个行政村,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16个,单户式污水处理系统1200个。目前,天凝镇又对两个自然村完成了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今年,要确保完成16个自然村的生态模块处理。

  “我们已将设备陆续搬走了。”红旗塘南岸的嘉善华悦丝织有限公司老板周海华表示,这里的老厂房设施落后,雨污不分流,一遇上下雨下水道就会堵塞,企业污水难免会进入河道。在天凝镇的“三改一拆”工作中,这家企业被纳入“黑名单”,限期搬迁到工业园区内。“红旗塘南北岸共涉及82家企业,其中南岸未污水纳管有45家企业。”钟健介绍说,下半年,将确保完成红旗塘南岸45家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完成红旗塘沿线小造粒作坊的关停。

  支流河道清淤和疏浚也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点工作。三店塘作为全市16条主要河道之一,天凝镇对其进行畜禽养殖、工业企业、农村生活污水等综合治理,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在全市水环境整治情况考核中,三店塘名列第一。据了解,三店塘在天凝镇境内的河长3.3公里,目前,它的支流南龙港和东珠浜已经完成河道清淤工作,涉及长度3公里。两岸的养殖场均已停止作业,目前,两岸未纳管的10家企业也正在制定污水管道改造方案。

  “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一场持续战。”钟健表示,天凝镇将举全镇之力,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治水的实际效果。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杨丽英通讯员凌晓亮 编辑 王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