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美丽乡村 环境宜居
 2013年12月02日 09:50:50 嘉善新闻网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需求,也是建设民生幸福新家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的浪潮中,我县始终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开发利用并重,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的整治和改造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强势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美丽乡村”强势推进

  县农办主任鲍引观:“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深入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经济和文化四大体系建设,今年,又结合“三改一拆”、“水环境整治”等工作强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有目共睹。

  此次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措辞由“生态文明”变为“生态文明体制”,足见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在党中央新一届领导任内延续、提升。嘉善在示范点建设中如何打造“美丽乡村”,营造优美宜居环境?值得我们深思探索。下一步,我县将把建设“四美、三宜、两园”“美丽乡村”作为基本导向,突出农房有序改造集聚和农村环境全面提升两条主路径,科学布局规划,健全长效机制,有效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综合治理环境提升

  天凝镇洪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俐勤:环境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每家每户的意愿。近年来,洪溪村以“三改一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先后对全村5公里河道进行净化、绿化,对全村宽3米以上的到组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经过努力,村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环境的信心。未来,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环境的维护和提升上。一方面,对农村环境的净化、绿化工作不能停,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落实“水、陆、空”立体式长效保洁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全民环保共同参与

  西塘镇荷池村保洁员吕跃国:河道中水葫芦疯长是一大难题,令河道堵塞、渔船受阻,还会让鱼虾因缺氧、少光照而遭殃。因此,我们渔民对水葫芦深恶痛绝,把它叫做“毒草”。今年9月,西塘镇开展了河面保洁专项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将部分河道承包给15名渔民,负责日常河面保洁工作,我就是其中一员。最近,我自费3万多元自制了保洁船,专门用于河道水葫芦、羊头草打捞清理,打捞效率是原来人工打捞的5倍多。

  政府购买服务给我们渔民清理水葫芦提供了保障和动力。有了这艘船,我相信对我们渔民增收、河道长效保洁来说都是件好事。今后,希望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建设专业化队伍,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河道保洁工作,让更多人参与环保事业。

  美化环境从我做起

  魏塘街道三里桥村村民王彩华:积极响应、支持“优美庭院”建设是我应该做的。“优美庭院”建设不光要靠政府引导,更要靠我们自己去积极创建。

  近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庭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很多人开始注意打扫自家院子了,还有不少人开始试着用绿色植物来美化家园。就像我,平时只要一空下来就会给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浇浇水、修修叶子,种花养花已经成了我的一大爱好。现在家里绿化多了,灰尘少了,环境美了,住着心里更舒坦了!

  生活环境的改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人人出一份力,我们的村子一定会越来越美,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来源 嘉善广播电视台   记者 王欢 杨丽英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