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善县行政执法局党委针对城管系统普遍存在的理念不清、立场不明、监督不力等问题,探索创新了服务群众“换位工作法”,为和谐城市管理搭建了新的平台。
一、“执法换位服务”,理清服务理念。一是定理念。结合“城管”自身职能,把“城市管理用心,百姓生活舒心”的服务理念作为执法队伍的灵魂,将执法定位为服务的载体,促使全体党员形成服务共识。二是树形象。在全局上下形成“塑造公正文明的队伍形象、树立敢于争先的竞争意识、发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养成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的团队精神,打造了一支县委县政府可以信任、百姓生活中可以依赖、急难险重时可以战斗的队伍。三是促提升。通过开展封闭式训练、新老队员交流互动等活动,帮助新老队员强化执法能力、提升执法理念。同时将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等张贴在醒目位置,督促执法人员秉公执法,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二、“单一换位多元”,创新服务模式。一是转换管理方法。探索“部门”到“市场”的新路子,采用招投标形式,委托社会上有资质的公司进行“牛皮癣”清理,目前城区清除覆盖率达到100%,“牛皮癣”清除率达到95%以上,县城区“牛皮癣”基本得到根除,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联合执法力量。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与公安、建设、工商、环保、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有效破解“看的见的管不着,管的着的看不见”等难题。2013年以来,积极参与交通联合执法大队开展集中整治等工作,共查扣各类涉嫌非法营运车辆222辆次,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提升了道路的通行率。三是畅通沟通渠道。通过开展行政约谈、“阳光行动”、“争当城管小卫士”、文明行车劝导、大手拉小手植树、“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联合签名等活动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增强居民群众的自防、互防意识和能力。认真做好各类信访的办理、答复工作,2013年以来,共接受办理各类信访2529件。做到限时办结,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干部换位群众”,拓宽服务层面。一是多层次了解群众需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村、进网格、进农户多层次了解民情、民意。按照“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四结对(局党委结对联系村、社区,支部结对区域内村、社区、学校,团委结对困难学生,党员队员结对农户)开展各类结对活动,目前,局党委共结对4个村(社区),各支部结对15个社区,18所学校,结对贫困学生9名,结对农户104名。二是多方位推进服务工作。重点推进“民生十事”、“八联服务”、“市容百日攻坚行动”等工作,集中力量狠抓“问题解决率”,切实帮助解决民生需求。工作开展以来,共解决花园路水产品批发市场早市扰民、大型货车夜间乱停放扰民、建筑垃圾封闭式运输等98个群众急盼问题,实现了群众得实惠、队伍受锻炼的双丰收。三是多机制破解服务难题。针对城市管理反复性、民生问题复杂性等特点,建立了问题收集分散制、典型问题承诺制、突出问题挂号制、解决过程公开制、解决结果公示制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并对解决的各项民生实事常态化进行管理。如,为方便农民自产自销,便于城市管理,自2008年开始我局共协助农户建立自产自销点22处,摊位650个,受益自产自销农户2000多户,累计帮助农户增收近800万元,实现了双方共赢。
四、“群众换位干部”,强化服务监督。一是建立阳光信息平台。从群众最为敏感的执法廉洁与队伍纯洁问题入手,自主设计研发集办案、查询、监督等一体化信息平台,以“一栏一网一屏一人一平台”为载体,实时公开权力运行轨迹,形成“面对面、线到线、点到点、心连心、背对背、实打实”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二是加强群众互动参与。开展以开放日、恳谈日、实践日、走访日、奉献日为主要内容的“城管连心五日”活动,分批邀请社区代表、市民群众实地了解城管执法工作,分专题召集经营户代表进行恳谈,组织开展“关爱新居民”等主题实践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三是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引入公众评审机制,由17名公众评审员组成公众评审团,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办理进行监督。聘请19名文明执法社会督察员,对执法人员的日常执法行为进行“挑刺”,定期召开社会督察员会议,收集反馈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监督卡制度,由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的文明形象、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打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