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洪溪大桥南侧十字路口,在县交通、公安部门的协调下,新铺设上了缓冲隔离带,给来往车辆行人安全增添了“砝码”;县审批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应群众需求恢复办理门牌业务,与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民政窗口一起给群众提供最大便利;养殖大户在党员干部一次次上门走访、服务后,将转型升级转产理念转化为行动……当这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情收集机制收集上来的民生问题一一“销号”,全县干部群众直接联系沟通的渠道更加便捷通畅,各类民情诉求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的解决。
即知即改
民生难题在一线解决
近日,在陶庄镇翔胜村公交车站,该村村民沈文宝又搭乘上了K321路公交车,前往汾湖村的农贸市场,采购生活用品。“刷卡1元,来去方便。”自去年底,K321路公交车延伸到了翔胜村,村民出行更加便捷。这条公交线路的畅通,源自于县交通局、县交投集团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心路”的畅通。
“对于从事公共交通服务的‘交通人’来说,有一个道理深入人心:即便公交网络绵延上千公里,如果‘最后一公里’存在盲区,便民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县交投集团党委书记钱建荣感慨道。去年底,县交通局和县交投集团的党员干部走访到地处偏远的翔胜村,党员干部与村干部、村民面对面、心贴心地聊家常、听意见、摸情况。交谈中,村民反映,出行不便,希望能优化公交线路。随后,走访的党员干部立即进行实地踏看,认真研究站场设施及周边道路实际交通条件,决定将原K321(西塘汽车站——陶庄汽车站三级公交线路)延伸至翔胜村,妥善地解决了该问题。
近年来,深入基层、联系走访已成为我县党员干部的常态性和自觉性工作。党员干部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跑步办理民事。今年,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全县党员干部掀起基层“走亲连心”活动热潮,用脚步拓宽了民情反映渠道,将真心付诸解民忧、惠民生举措。从企业车间到村干部办公点,从城市社区到偏远农家,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在一场场交流、座谈中,一条条民意诉求的表达渠道畅通无阻,一趟趟服务基层群众的“直通车”高速运行。
三级联通
民情民意层层交办
近日,魏塘街道党委办干事顾大局来到他联系的车站社区开展“走亲连心”活动,走访社区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诉求。困难群众邵美忠向顾大局反映,希望给因患病失去自理能力的儿子申请低保。回到办公室后,顾大局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嘉善县民情在线系统”。这个新启用的系统实行县、镇(街道)、村三级联通,县级各部门和镇(街道)可以通过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民情。
在“民事办理”页面中,顾大局输入的信息将由他本人负责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如果他无法办理,系统会逐级上报要求解决。而如果由于顾大局个人疏忽,没有及时办理,将会直接影响他本人当年度的考评。“我们的办理情况,街道各级领导都能看到,所以对我们这些执行工作的人也是鞭策,让我们更好更及时地完成这些工作。”顾大局说。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结合了我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的“民情晴雨表”管理机制,以“晴、多云、阴、雨”4种天气状况来反映民情状态。在邵美忠的信息栏里,顾大局打上了“阴”的标识,这也代表着有比较迫切的诉求和较严重的状况。据此,相关部门也将对这样的民生问题给予及时关注和解决。
“干部走访农户的情况、民事办理进度和结果都可以更直接、实时反映出来。”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可以自动分类汇总民情民意及农户基本情况,统计党员干部走访农户、民事办理、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等各类数据,形成分析研判结果。上级管理部门也会通过定期走访和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核实干部走访到位率和群众满意度。对问题处理不及时、走访服务不到位的党员干部,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任追究的方式督促党员干部主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
目前,“民情在线系统”已在各镇(街道)全面使用,收集到民生需求4000多件。接下来,我县还将完善系统功能,将百姓参与引入其中,增强活动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