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网视  |  观天下  |  人文  |  生活  |  金融 | 民生  |  话题 | 专题  |  访谈  |  论坛  |  图吧  |  微嘉善  |  爱心志愿者团队  |  嘉善数字报  |  嘉善广电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社会新闻

诗人舒婷:谢谢你还记得我的旧作
  2014年03月11日 15:03:22  嘉善新闻网
  

诗人舒婷多年拒绝接受采访:谢谢你还记得我的旧作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诗人舒婷在福建代表团小组会上发言呼吁政府加大对文化的投入。舒婷现任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其代表作《致橡树》、《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中新社发 徐德金 摄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访不到的舒婷

中新社记者 徐德金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当一位“海归”朋友日前看完记者发给他的由知名演员凯丽朗诵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视频时,回短信说:“听了这首三十年前读过的诗,我泪流满面!我的血,还是热的!”

诗的作者是舒婷。3月11日,舒婷坐在北京金台饭店的会议室里,在认真听其他代表的发言。

记者有几个问题想问这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著名诗人:你的《致橡树》能不能在电视相亲节目上朗读?鼓浪屿的嘈杂声是否打断你创作的思路?还有,你对“文化自信”有怎样的理解?

很多次,记者将镜头对准她——在她3月2日从福州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在她3月5日参加福建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在她3月6日参加小组讨论会上。她总是一张平静的脸,有时锁着双眉;偶尔,也会在其他代表生动有趣的发言时笑了起来。

3月9日上午,记者给舒婷挂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清脆悦耳、亲切婉转,一点点闽南腔。

不过,听说记者想采访她,她的语调很快变得平直,强调“从不接受采访”,“这是原则”。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诗人。

采访全国两会的同行对记者说,舒婷从来都不接受采访。

可是,她不仅仅是诗人、她是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还是全国人大代表。

在电话中,记者对舒婷说,诗人、作家与大众媒介——比如报纸、杂志不是相互排斥的,大众媒介除了将作家的作品传播出去外,还包括他的思想,以及对社会、文化的思考。记者举了一些例子。

舒婷仍然坚持“我是不接受采访的”;但补充说,“你可以从其他方面去了解”。似乎有些“松口”。

11日上午,在会议室门口,记者与舒婷相遇,谈起前天与她的电话联络,提起她的诗歌的现实意义,舒婷淡然一笑,“还有意义吗?都过去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舒婷以她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崛起于中国诗坛,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80年代,在一些婚礼上,新郎新娘为对方朗诵“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而迷惘、思索中的青年则引吭“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在会场上,舒婷给记者发了个短信:“谢谢你还记得我的旧作”。

事实上,许许多多的人都记得舒婷,记得她的诗。上个月,新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到厦门调研时,在包括舒婷在内的该市学界、文化界人士的座谈会上,朗诵起舒婷的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的诗歌都过去了吗?

现在,舒婷就坐在官、产、学、工、农等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中间。在小组会的简短发言中,她感叹“纯文学刊物已经被推到市场了”,她认为“文化精品要在正常、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创作”,她疾呼“文化是人民的血脉”。(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沈晔冰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嘉善新闻微信,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进入论坛]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