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天凝镇农村改厕遇难题
 2014年05月22日 09:37:57 嘉善新闻网
  
  

  随着我县“清三河”工作的开展,沿河而建的农村简易厕所再次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拆与不拆、改与不改之间,如何既满足现实需要,又不影响周边环境,相关部门为此动足了脑筋。天凝镇麟溪村农村改厕的做法是否可行,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现场观察:简易厕所沿河建“租在房东家的人都用这个厕所,脏也没有办法。”近日,记者来到天凝镇麟溪村的南浜采访,来善打工的新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所租住的房子有10来户新居民租住,他们共同使用这个简易厕所。记者看到,该厕所为砖砌结构,外层用水泥涂刷,还用毛笔写上了“此所由本家房客使用”几个字。该厕所有门框但没有门板,进入之后能闻到一股臭味。类似这样沿河而建的厕所,在南浜200米左右的范围内约有20个,只不过有些厕所门口使用席子或布遮挡。

  当记者问起这些厕所是否有直排情况发生时,村民朱先生有些激动地说:“出租房都有这样的厕所,不然让他们怎么办?粪坑满了,农户会挑到田里浇菜。粪便不能排放到河里,否则老百姓肯定不同意。”记者沿着南浜走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厕所通往河道的排放口。

  记者从麟溪村一名工作人员处获知,部分厕所建造了三格式处理池,不过该类厕所总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到夏天,蚊子、苍蝇总会有一些。”在一名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南浜的一座桥边、农民房屋后看到了一个白色彩钢板材质的厕所(见左图)。他告诉记者,这个厕所约在10天前建造完成。记者随即打开了厕所门,看到里面有一个倾斜的凹槽,边上放置了一个水桶和一个水瓢,厕所内较为整洁。

  据记者了解,我县于多年前在农村环境整治中曾提出取缔简易厕所。那么,麟溪村南浜两岸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的简易厕所,又为何出现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厕所呢?

  部门回应:实属无奈之举麟溪村党总支书记范国华告诉记者,多年前,原杨庙镇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他们村,目前新居民人数达到5000人,比本地人口多出3000人。新居民就近租住在农民房里,而农民房原有的卫生设施无法满足新居民的使用需求,砖砌结构的简易厕所缓解了新居民的如厕问题。

  “村里也整治过,拆除了一部分简易厕所,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随地大小便的现象非常普遍。”范国华坦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求出租户做好改厕工作,必须建造三格式处理池,但因种种原因,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正因为如此,时间一长总有一部分粪水渗透出来流入河中。

  天凝镇副镇长吴学凤介绍,该镇去年就认识到农村改厕问题的重要性,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他们向县卫生局咨询改厕方案,给出的改厕标准是一个国家标准,即用砖头砌筑,三格式化粪池,面积2平方米,且要有自来水设施配套。如果严格按照该标准改造费用需几千元。在吴学凤看来,天凝镇麟溪村是此次农村改厕的重点村,但因该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加上农民房屋建造密集,无法完全按照标准来改建。

  一方面是为了环境卫生,一方面又要解决实际困难,天凝镇在权衡了利弊之后,无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们向出租户推荐一种专门设计的厕所,全面替换已有的简易厕所,商定改厕经费由出租户、村委以及新居民所在企业共同分担。麟溪村此次改厕的数量约有400只。

  吴学凤坦言,改造后的厕所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三格式处理池,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改建二格式处理池。这虽然离国家标准有一定距离,但总胜过简易厕所。 短评:未严格按照标准的农村改厕之举,实属无奈。这是由一些农户在不具备相应出租条件的情况下,将房屋出租给大量新居民而引发的。在此,建议制定出台有效的房屋出租管理办法来约束出租行为。此外,也希望相关部门献计献策,共同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多管齐下才有可能从源头上遏制大量农村简易厕所随意搭建的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赵莉勰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