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5.18亿元,产值率达51%;科技经费投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0.2%;申请各类科技项目40多个、专利170个……一个个数据背后,蕴藏着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也饱含着魏塘街道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当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魏塘街道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一方科技创新的“沃土”
在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LED灯泡在检测仪中经受不同温度、湿度和电压的考验,这样的性能测试能确保合格的产品性能好、经久耐用。这些检测仪是企业今年新引进设备,购买检测仪部分投入资金正来源于县、街道两级对科技项目的扶持和补助。
“申请到的科技项目扶持资金,全部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企业董事长余海明介绍说,在街道的帮扶引导下,企业积极进行科技项目研发,专款专用带动企业创新发展。2012年,企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正如余海明所感受到的,如今对于魏塘街道的企业来说,街道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是老朋友了。他们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工业园区和企业里。
今年以来,魏塘街道加强了企业科技服务调研,走访街道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等,通过发放《魏塘街道2014年规上企业、成长型企业问卷调查表》、实地查看、政企座谈等方式,了解企业科技工作动态及诉求。在今年新修订的《魏塘街道科技项目专项实施办法》中,专利补助由原来的授权补助改为申请补助,加大了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扶持力度。
惠民政策和贴心服务,大大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半年,街道已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40多个,申请专利170个;争取到“县科技项目扶持资金”112万元,街道对申请企业补助7.5万元。
一种产学研合作的“活力”
来到嘉兴市鹏程磁钢有限公司帮助企业研发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计量学院在校研究生俞能君感触颇深:从实验室“微量”研究到生产车间的“真枪实弹”,从同学导师之间的交流到与工人前辈探讨研究,大家的努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稀土磁性材料的企业,嘉兴市鹏程磁钢和中国计量学院擦出“火花”要追溯到2012年底。在魏塘街道的牵线搭桥下,当年,企业和计量学院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2013年4月,双方正式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企业作为计量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由学院派出专业的研发团队,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两年来,我们在企业做了4个新产品,其中有两个新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俞能君表示,看到在企业的研发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他感觉累并快乐着。
目前,魏塘街道建立了像这样的企业与大专院校产学研基地5个。邀请研究院、高校来企业交流对接,组织相关企业到研究院所参观学习……在街道的鼓励和引导下,对接大专院校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