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杨其明:枫泾塘是这样变清的
 2015年12月25日 10:04:37 嘉善新闻网
  

  “今年1月至11月枫南大桥水质监测断面为四类水,12月的监测数据还在等结果公布。”说起水质的变化,惠民街道枫南村村委会主任杨其明激动地说。有数据表明,2011年至2014年连续4年枫南大桥监测断面为劣五类水,2015年1月至11月枫南大桥监测断面为四类水,水质连跳两级。从常年劣五类水到四类水的背后,凝聚的是全县上下齐心治水、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和努力。

  一个决定,开启治水新征程

  枫南大桥监测断面位于枫泾塘,该断面既是国控断面,亦是出境断面。枫泾塘位于嘉善塘下游,南起嘉善塘,北止枫南村与上海交界处,流经惠民集镇及曙光、枫南2个村,全长约7.2公里,河面平均宽度约35米,航道等级7级。沿线两岸厂矿企业较少,大部分为农田,沿线支流较多。

  在杨其明的印象中,2011年的枫南村还是一个养猪大村,枫泾塘支流90%的村民养猪,散养居多,规模养猪户在10户左右。当时或者更早些时候,每个猪舍都配备三格式处理设施,养猪大户依托猪粪回收处理中心处理猪粪,即便如此,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猪粪偷排直排现象。“不养猪的村民来村里反映,我们下村去看现场,那个场景说出来都难为情。”杨其明说,在农户密集的河浜浜底,河里不停地冒黑泡,臭味很重,加上各色生活垃圾堆积,河道就是一个天然的垃圾场。当时来说,村干部们面对现状也有心无力。

  由于水系相通,枫泾塘支流水质极大地影响着枫泾塘的水质。至2012年年底,随着枫泾塘支流上1000余户农户的拆迁,养殖以及生活污水排放入河的量减少,枫泾塘水质出现过好转。但是,受枫泾塘沿线畜禽养殖、企业和生活污水以及上游来水嘉善塘携带污染物的影响,枫泾塘水质始终为劣五类。

  实际上,近几年来,从支流拦河筑坝、疏浚,到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再到河道沿线卫生管理等,枫泾塘水环境治理从未停歇。“2014年年初,我县‘五水共治’开展,水环境治理力度空前,也让枫泾塘的治理快马加鞭。”杨其明说。

  科学治水,百姓乐享治水成果

  与其他河道一样,枫泾塘的治理也经历了百姓质疑、不配合到支持的过程。

  摸清污染源对症下药。近几年来,枫泾塘沿线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范围从200米逐步扩大到500米、1000米、2000米。沿线企业污水的治理,采取关停、搬迁或就地治理、入网等措施,杜绝企业污水排入河道。针对枫泾塘沿线的枫南集镇小区、门店等生活污水的治理,则大力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和生态模块。

  如何拆除养猪大户的违章猪舍,成为了当地管理者的一块心病。孟海多的养猪场临枫泾塘而建,猪舍面积6600多平方米,生猪存栏3600头,属养猪大户。“沿河看得到猪舍直排河道的管道,偷排量很大。之前一直不配合,去年4月,经过环保、国土、行政执法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养猪污染排放调查取证后,态度发生明显变化,明确表示同意拆迁。”杨其明说,去年上半年,该村90%的违章猪舍已经拆除,各垃圾河、黑臭河治理进展顺利,“五水共治”成效开始显现,但是枫南大桥监测断面水质改善仍不明显。“当时压力相当大。除了他一家,枫泾塘200米范围内、离枫南小区一米左右远的一个养猪场,百姓反映强烈,因为东南风吹来,臭味都飘到边上的居民小区了。”

  县里重视,制定目标,调整方案,多部门合力……今年年初,枫泾塘消灭劣五类和力争消灭五类水断面整治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3月,杨其明在枫泾塘沿线最后一家养殖场拆除现场,心情十分轻松。枫南小区居民见着他就说:“终于闻不到猪粪的臭味了,他们家的猪舍早就应该拆掉了。”据了解,枫泾塘沿线拆除猪舍和鸭棚等共27户,面积逾8万平方米。

  多年的治水成效有目共睹。枫南大桥监测断面水质连跳两级,也离不开上游嘉善塘的治理贡献。在县治水办副主任吴再祥看来,自加压力、咬定目标、督查有力,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河长、断面长领衔攻坚,是枫泾塘水质跳跃式改善的有力法宝。“成效明显,还要巩固,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很重要。” 治水,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一开始百姓质疑治水,说是不是一时兴起走过场的,现在他们真切享受到了治水带来的好处,环境变好了,都会自觉维护它,很多人还在枫泾塘支流里钓鱼呢。”杨其明站在枫南大桥上感叹道,往年一到冬天,枫泾塘三分之二的水面漂浮水葫芦,现如今河面干干净净,在阳光的照射下微波粼粼,风景独好。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赵莉勰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