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沈家“农机集团军”:农活开着干,还能赚外快!
 2016年03月18日 10:10:05 嘉善新闻网
  

  和煦温暖的春风,新鲜芬芳的泥土,轰鸣作响的“铁牛”……春耕的序曲已经奏响。日前,记者在西塘镇礼庙村看到,田间地头一派春耕的热闹景象,种植大户沈正平正驾驶着大“铁牛”在田间作业。

  近年来,在惠农强农政策,特别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我县农业“机器换人”步子越走越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沈正平正在驾驶的大“铁牛”是他新添置的设备。“‘铁牛’就是大家熟知的拖拉机,这辆新拖拉机总共花了十多万元,国家也进行了补贴,折算下来还是很划算的。”沈正平说,新农机设备比以前的跑得快,耕地深,质量好,自己很满意。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4月中旬,是沈正平一年中较为忙碌的日子。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要起来耕地了。“最忙的时候,凌晨2时就要起来干活,最晚能干到半夜12时。平均每天出动3台拖拉机耕地的话,一天可耕150亩左右农田。”沈正平说,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自己有上千亩的农田需要翻耕,还有来自周边农户的需求,所以特别忙。”沈正平简单说了几句后,又开始忙碌起来。

  沈正平是礼庙村名副其实的农机大户,从2008年购买第一台插秧机,到现在家里拥有30多台大中小型农机,耕地、插秧、收割、施肥等机械应有尽有,他对农用拖拉机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还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和哥哥沈正明一起承包了1200亩农田,但是考虑到用工费用的问题,我和哥哥一合计花了10万元购买了一套插秧机。”沈正平说,以往播种时节,需要请10多名工人帮忙,千亩农田播完种需要一个月时间,每人每天的人工费是50元,仅播种一项就要支出人工费1万多元。再加上后期管理,每年的人工费就是很大一笔支出。使用机械化插秧后,产量和人工插秧差不多,但却只要6名工人,而且不到一个月便能完成,不仅节约了大量劳力,而且还减轻了劳动强度。后期管理上,也节省了开支。“种地省心省力都是农机给我带来的,再加上购买农机还有补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贷款了。”沈正平回忆道。

  沈正平驾驶农机耕地的质量好,所以周边好多农户甚至其他村的种植户都找他去耕地。这么多年,沈正平对耕地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质量第一”。“种地是老百姓天大的事,耕不好地,庄稼就长不好。”沈正平告诉记者,他给村民耕地从来都是追求质量,一遍耕不好就耕两遍,直到耕好为止。“我不怕浪费柴油,别人耕地用一桶油,我用两桶,就是要保证质量。每当别人夸我耕地耕得好,我就开心。”沈正平说。

  采访当天,村里的老李找到了沈正平。“正平,什么时候有空,我家十几亩地的翻耕任务就靠你了。”“老李,你放心吧,我这边忙好就过去。”正说着,村里的老沈也找到了沈正平,想将自家的田块托管给沈正平。“他这里有一整套的机械化操作装备,我岁数大了,家里5亩地自己种的话太吃力了,打算找沈正平帮我管理。”沈正平的“农机大军”,不仅解决了自家农田耕种问题,而且每年还能给他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现在就是要靠科技兴农,给农民服务好,让大家都能省点力气。”沈正平告诉记者。

  县农业机械管理站负责人说,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得益于政策扶持。各种利好政策是对农民参与“机器换人”最有力的引导。据县农机部门统计,自2004年以来,我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达4387余万元,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532台(套)。“农业机械化步伐的确加快了不少,尤其机插代替人工插秧的速度这两年很快。”县农业机械管理站负责人介绍,每年都会开展针对机器操作、维护保养等环节的培训。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倪杨艳 通讯员 吴勤伟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