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大云:长效机制巩固“无违章猪舍镇”创建成果
 2016年05月24日 10:07:51 嘉善新闻网
  

  春暖花开的时节,漫步在大云镇,阡陌交通、花红树绿、生机盎然,宛如一幅精致的田园风景画。曾经,畜禽养殖业是大云镇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在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这场“硬仗”中,大云镇一鼓作气、重拳整治,在今年年初率先完成整治任务,成功创建为全县首个“无违章猪舍镇”。“无违章猪舍镇”的成功创建让大云镇的百姓尝到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也让大云镇建设“巧克力甜蜜小镇”和发展旅游业的底气更足。

  转型还原水清岸绿

  行走在东云村,听不到猪叫声,更闻不到恶臭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闲适的乡村风光。午后,当地村民顾四英忙着为自家大棚里的吊蒲浇水,额头上沁出了汗水,嘴角却挂着笑意。“现在想来,把猪棚拆掉是明智的。”顾四英说,“改行种蔬菜,经济效益反而比养猪那会儿好!我种的5亩地蒲,平均一亩的效益在3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也有不错的收入。”更让顾四英感慨的是生猪退养后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猪,污染大,蚊子苍蝇多得不得了,现在干净多了。”

  在曾经的违章猪舍地块上支起大棚,种上瓜果蔬菜,或修建鱼塘,发展垂钓……告别了生猪养殖,大云镇的养殖户们在转产转业的道路上走得有声有色。

  同样在东云村,村民张其芳的承包地上,一座别致的农家休闲小屋已然建成。2008年,张其芳把自己承包的30亩土地转包给了一个养殖大户,建了2000平方米的猪舍。“一养就是6年,那会儿,污染大、味道重,周围的百姓都叫苦。”张其芳说,后来,政府号召“三改一拆”,作为一名老党员,觉得自己有义务带头响应号召。

  猪棚拆掉了,土地租金也没了,怎么把30亩地好好利用起来?对此,张其芳动了不少脑筋。“这几年,镇里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我就想着在承包地上种些树,养些鱼,办一个休闲养生的农家小屋。”张其芳说,“现在,小屋建起来了,周围的百姓也会时不时过来看看,大家都拍手叫好,我心里也高兴!”

  巩固完善长效机制

  “老李,现在村里还有没有人养猪?”这天,大云镇“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会同江家村村干部对农户进行走访,排查生猪补栏等现象。“生猪养殖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工程,绝不能松劲歇脚。”大云镇“三改一拆”办公室副主任黄金明表示。

  对于大云来说,成功创建“无违章猪舍镇”并不意味着取得了生猪养殖转型升级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如何巩固“无违章猪舍镇”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深化畜禽养殖业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大云镇、村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今年,大云镇制定出台了《大云镇“无违章猪舍镇”长效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无违章猪舍镇”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加大巡查防控力度、拓宽转产转业渠道、严防生猪养殖行为反弹等举措“多管齐下”,巩固创建成果,推进“美丽大云”建设。

  据黄金明介绍,在长效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大云镇将《任务书》有侧重地分解到各村和各部门,由镇‘三改一拆’办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办法,并指导各村落实无违章村长效管理;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帮助农户做好转产转业;镇兽医站和行政执法中队负责日常巡查;各村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生猪养殖反弹。此外,该镇还建立了镇、村两级畜禽养殖业转型发展巡查队伍和属地管理机制、日常巡查机制、专项督查机制等6大机制,通过长效管理,源头控制生猪补栏和搭建违章猪舍现象。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王欢 编辑 刘佳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