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2016年消费投诉盘点 职业投诉增长快 保健品、预付式消费渐成新坑
 2017年01月04日 09:36:43 嘉善新闻网
  

  据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嘉善县市场监管局12315举报投诉中心共接到各类举报投诉和咨询1752件,其中解答咨询1077件;受理调解投诉402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6.18万元。

  如果细究、盘点2016年的消费投诉情况,可以发现,投诉总量增幅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12%,消费环境有待改善。总体来说,职业投诉成倍增长,保健品、预付式消费渐成新灾区。

  

  职业投诉

  成倍增长

  投诉购买的食品过期、标签不规范、虚假宣传……2016年,职业投诉案件连连走高,2016年度共受理职业打假投诉152件,比2015年同期增长127%。2016年7月,吴某投诉,他在我县一超市购买的散装白酒未按照国家标准标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字样,未标注生产厂家、配料表、生产地址,违反《产品质量法》二十七条规定,要求依法查处,并退还货款80.16元,依法赔偿1000元。又如刘某投诉,其通过网络向我县一商家购买了巧克力,网店宣传注明巧克力的生产日期为2016年4月18日至5月1日,而刘某收到货后发现巧克力的生产日期为2016年6月6日。虽然实际拿到手的巧克力的生产日期更新鲜,但刘某还是认为商家对消费者构成了误导,是虚假宣传。“吴某和刘某的投诉行为,关注点不在实质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在食品标签标注、生产日期是否规范,这与传统的消费维权是有本质区别的。”一名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这样表示道。

  分析职业投诉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商家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了解还不够深入,内部管理、质量把控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另一方面在于《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惩罚性条款为职业投诉创造了活动空间,激发了职业投诉举报的动力。一旦达不到目的,就采取复议、诉讼、信访等方式反复纠缠,浪费了大量的行政和司法资源。

  

  保健品消费投诉

  不断增长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市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在各类号称改善身体条件、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保健品、医疗器械面前,很容易会冲动消费。

  2016年,消保委共受理处理涉及保健品的投诉10件。张阿姨反映,去年11月11日上午,在嘉善某宾馆听健康讲座的时候,被自称是某医院教授的人忽悠,一时冲动,花10800元购买了名为“皇嗣佳品”的假药,回到家仔细查看,所谓包治百病的“药品”包装上,除了商标以外,一个中文字也没有,而且没有正规的收据,等到第二天想去交涉的时候,发现对方已经离开宾馆不知去向,此时再想投诉或者报警,已经很难维权了。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保健品正确使用虽然可以增强和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但不能代替药品。如果把保健品当成药品服用,可能会延误病情。广大消费者应理性对待,不要轻信商家对保健品具有治疗疾病疗效的夸大宣传,不听信一面之词,也不要在健康讲座、礼品派送、免费旅游等活动现场上冲动消费,更不要一次性大量购买。尤其对于一些临时租赁场所,以提供免费体验或试用为诱饵,并通过现场讲课、放录像、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等销售的更要谨慎。

  

  预付式消费

  逐渐成为新坑

  对于追求消费时优惠多多益善的消费者来说,预付式消费逐渐成为新坑。消费者胡小姐反映,原在施家南路一家美容美发店充值5000元办的卡,卡上还有4700元,现在店名改了,去消费告知不能用,要用还得再进行充值。先付款后接受服务,充值越多,优惠越多,这是发放预付式卡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根源所在。不过付款后消费者便处于被动地位。如果碰到经营不善而关门或转让他人,消费者找不到前者,后者又不认可,就无法继续使用预付卡。由于目前对预付卡经营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给预付式经营的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尽管媒体多次发布相关消费警示,但许多消费者还是会贪图所谓的优惠而趋之若鹜,忘了风险。

  对于投诉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嘉善12315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及案例,加强法律法规宣传。2016年共发布消费警示和案例三十余篇。另外,从2016年4月起,嘉善市场监管局还成立了应对职业投诉举报的专案组,继续强化“诉转案”工作,全年通过“诉转案”办理的案件28件,罚没款2918余万元,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郁丽芳 通讯员 沈剑虹 朱秀琴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