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军民深情 永不褪色
 2017年06月06日 10:16:35 嘉善新闻网
  

  站在大通桥上,72岁的王世兴瞬间兴奋起来,仿佛看到47年前的自己。“那边的码头还在!这张照片就是在那拍的!”王世兴指着手机上一张黑白照片说,“我在中间,左右两边是徐川根、黄奇胜!大家都是小伙子!”

  1970年,王世兴25岁。他跟随6409部队医疗队进驻大通卫生所,为当地百姓医治血吸虫病。一晃47年,原来的石板桥变成了水泥桥,王世兴也从小伙子变成了老头子。“真是太难得了!有生之年还能再来这里!”

  6月3日,嘉善县政协文史委举行“解放军的恩情永不忘”6409部队医疗队军医重访大通见面会。近半个世纪后,亲历那段历史的当事人、亲历人再次相见,回忆6409部队医疗队与当地群众并肩战“瘟神”的历史。

  “师傅把麻醉针递到了我手里”

  王世兴一走出车外,徐川根第一个迎了上去,热泪盈眶。徐川根是王世兴的“嫡传弟子”。1970年,18岁的徐川根等几位青年赤脚医生,配合解放军医生医治患者。徐川根说,师傅是麻醉师,一天至少做4台麻醉,就在手术台边现场教学。

  部队走了,技术要留下。74岁的沈国浩是当时医疗队的指导员,他说,医疗队的另一个任务是培养地方医疗队伍,“要把手术技术、防治技术,化验室、病房、药房等管理制度都留下来,更好地为地方百姓服务。”

  在大通期间,沈国浩得了阑尾炎,急需手术。可他没让随队的部队医生主刀,而是把自己交给了徐川根、黄奇胜两位学员。“我是指导员,要试就在我身上试,多试一个,就多提高一次!”学了不到半年的徐川根、黄奇胜硬着头皮站到了手术台前。“师傅把麻醉针递到了我手里,一声不响地站在边上看。”顺利做完这台手术,徐川根更坚定了从医的决心。

  当6409部队医疗队返回部队后,徐川根、黄奇胜等跟随解放军学习医疗技术的优秀赤脚医生留在了大通卫生所,医生成为了他们的终身职业。

  47年后的重逢,还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鼓励采用新技术,在自己身上试针灸麻醉,但当时效果不太好,我一直忍着剧痛,没说出来。”沈国浩说,“我就是要鼓励这些年轻医生,让他们有信心!”

  “今天终于见到了救我奶奶的恩人!”

  1970年5月27日这一天,68岁的邱继祥至今难忘。“如果不是解放军医生通宵开刀,我妈就没了!”邱继祥说,那天母亲王在宝突然大出血,送到大通卫生所的病房时,已经昏迷不醒。

  那一夜,74岁的孙蕴澄也记忆犹新。“当时这个病人已经休克,不能移动,我就决定撤离另外4名病人,在病房开刀。”孙蕴澄的这台手术十分艰辛,直到第二天村里广播响起时,手术才结束,“当时,我要求护士给我擦汗,但护士说一点汗都没有,实际上我已经虚脱了。”“我母亲叫王在宝,恢复得很好。真是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孙医生!”在见面会上,终于与恩人相认,邱继祥几度哽咽。

  邱卫岗一直站在邱继祥身后听着。“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才9岁。今天终于也见到了救我奶奶的恩人!”临走时,军医们和邱家人合了影。邱卫岗让媳妇抱着儿子一起拍照,“我要把这张照片留下来,讲当年军医救奶奶的故事,永远不忘记这些救命恩人!”

  “这次不来,这辈子估计就见不到了!”

  85岁的沈阿美,个子不高,身子骨很硬朗。“我得血吸虫病,老是长不大,大家都叫我‘小老头’。”沈阿美笑着说。1970年的一天,在田里干活,医疗队来了。“医生一看我的样子,就把我接去了卫生所,做了脾脏切除手术,多活了几十年。”在治病之前,沈阿美就是一名赤脚医生。此后,加入了血吸虫病的防治队伍。在沈阿美和社员们的努力下,大队的血吸虫病人从1970年的359人减少到1977年的11人,沈阿美也参加了1977年浙江省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代表大会。

  “这次不来,这辈子估计就见不到了!”84岁的沈文汉腿脚不便,但仍然拄着拐杖参加见面会,“当年我37岁,如果没有解放军医生开刀,我哪能活到现在!这份恩情不能忘!”

  在大通卫生所的原址,82岁的陆金发说,“这里来过一支部队,看好了很多人的病,跟我一个小队的龚尽甫就是在这里看好的,今年也82岁了。”时光易老,军民深情,永不褪色。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丁珩   通讯员 辛国瑞 编辑 黄丽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