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互联网+”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2017年06月15日 09:23:39 嘉善新闻网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垃圾分类,大家都懂——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多简单。只是,这个看上去再清楚不过的问题,你真的懂么?剩饭剩菜属于哪一类?果皮果壳又属于哪一类?我县自2011年开始在城区大面积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共投放分类垃圾箱800多个,垃圾分类实行6年来,你了解垃圾分类吗?

  市民想分类但不知如何界定

  走在我县街头,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标志的垃圾桶。那么,市民真的懂得对垃圾进行准确分类吗?

  近日中午10时30分至11时之间,记者在县城人民大道的上海杉达大学光彪学院附近的一处分类垃圾箱处进行了观察。记者先后看到4位市民前来扔垃圾,都是走到垃圾箱附近随手将垃圾扔进其中一个箱子。现场多位市民反映,自己也想做到垃圾分类,但是不知道怎么界定“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一些居民简单地将“可回收物”等同于“能卖的废品”。

  生活垃圾到底如何分类?记者从县环卫处了解到,“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生活中主要指报纸、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纸类物品,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塑料制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金属制品,有色或无色的废玻璃制品等。“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生活中通常指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必须通过无害化处理才能进行填埋。”工作人员介绍说,不可回收垃圾是除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日常生活中主要包括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碎瓷片和水溶性强的卫生纸、餐巾纸等。

  “互联网+”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用二维码分类卡在分类垃圾箱前一扫,“滴”的一声,垃圾箱们打开,一包贴有二维码的垃圾丢入其中后,系统自动折算成积分同步到居民账户中——“互联网+垃圾分类”对姚庄镇桃源五邨的居民来说已不算新鲜事了。

  今年2月,该小区就引入了“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小区居民在将垃圾分类丢入对应的垃圾箱后就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在指定超市换取日用品。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会通过二维码找到垃圾的主人,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据了解,桃源五邨的垃圾分类是由姚庄镇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推动的,自6月初试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因此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颇受居民欢迎。而这样的模式今年将在全县城区铺开。

  “此前垃圾分类的问题是,垃圾分类不是由居民主动完成,而是由可回收垃圾的经济价值刺激拾荒者来完成的。”县环卫处副主任李伟春表示,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大众垃圾分类的观念和习惯还没养成,很多人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和能力,造成垃圾分类的被动性。

  “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之甚少,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恰好满足了这种需要。”李伟春告诉记者,目前我县正在探索由政府出资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相关细节正在商讨中,希望从源头着手,结合互联网+智能化社区技术,建立一套强化宣传教育和实名制垃圾分类可追溯管理体系。“方案确定后,将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区、公共区域四类试行互联网+垃圾分类,在年底前实现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马叶芬 编辑 董玲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