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高温席卷全城提醒警惕中暑
 2017年07月31日 09:50:45 嘉善新闻网
  

  连日来,户外体感高温逼近40℃。记者从我县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了解到,自入伏以来,我县中暑患者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特别是重症中暑患者明显增加,以老人和户外工作者居多。医生提醒,高温天气应减轻劳动或运动强度,及时补充水分,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调整状态或尽快就医。户外工作者成中暑“主力”

  嘴唇发白、四肢无力、身体发烫,上周五,记者在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见到正在输液的刘先生时,他上午刚因中暑晕倒被家人送来急救。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靠做泥工谋生,前两天因为高温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周五当天,因村民自建房着急施工,刘先生便赶了过去,一直在工地上垒水泥墙,刚开始只感觉有些头晕、口渴,以为是天热的原因也没太在意,没想到才工作不到3小时就中暑晕倒了。幸好送医及时,刘先生身体状况有所缓解。

  相比刘先生,才来到嘉善7天的小何就没那么幸运了。今年20岁的小何刚在我县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就遇到了连日的高温天气,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晕倒了。120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急救,测得小何体温41.5℃,被确诊为热射病,送往ICU抢救,目前小何仍在抢救治疗中。

  记者从县中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该院近日已连续接诊了12位因在高温环境下坚持工作的中暑患者,其中3位为重症患者,他们被送入急诊科时均处于昏迷、抽搐、体温超过41.0℃、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状态。

  “重度中暑就是热射病。”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汪大亮说,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出现的高热、昏迷等症状,它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最近的高温已经超出了人体自我调节适应的范畴。”汪大亮提醒市民,中暑后,应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及时补充淡盐水,同时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太阳穴或用凉水、酒精溶液擦身降温,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中午时间不要在户外作业、行走。汪大亮还说:“一旦家里有人处于高温环境下却不出汗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不及时送医治疗,有发展成热射病的危险。”

  高温补贴成“画饼”有名无实

  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提醒,夏季户外作业人群是中暑易发人群,尤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体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室内环境中活动,注意预防热射病的发生。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应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医学常识,气温超过37℃时,人长时间在户外劳动或处于酷热之中,极有可能中暑,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虽然许多人可以在空调房里办公、在家避暑,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或因职责所系、或因生计所需而直面户外高温。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并严格限制了高温户外工作的时间。

  记者调查发现,高温补贴对许多户外劳动者来说,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一些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成为难落实高温补贴的重灾区。小郁来嘉善做快递员3年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中午也没有休息时间,连日顶着高温送快递常会让他觉得酷热难耐,即使到现在也没听说公司要发放高温补贴,他也不是太在意,虽然感觉“按理应该发”,但是不发也不会投诉,不想丢了工作。记者采访了解到,像小郁这样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却没领到或者根本不懂得高温补贴的劳动者为数不少。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马叶芬   通讯员 李斌 编辑 黄丽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