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给垃圾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多一点时间
 2017年12月14日 09:55:00 嘉善新闻网
  

  西塘镇平川社区每家每户门前都换上了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一个可堆肥,一个不可堆肥。笔者在走访中遇到社区居民刘其林,他坦言,以前都是所有垃圾扔在一个大桶里,现在分成两个桶,多少有点不习惯,得有一段时间适应。

  这是很坦诚的心声。行为心理学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由此看来,让个人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将个人习惯变成社会化习惯,这一过程无疑更长。

  所谓“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垃圾多得堆不下,成了环境污染。而传统的生活垃圾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数据显示,嘉善去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9万吨,日平均产生生活垃圾520吨,生活垃圾每年还在以5~10%增长。因此,亟需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

  在分类之前,生活垃圾是污染源,在分类之后,生活垃圾便会产生价值,变成资源。比如,分类出来的剩菜剩饭果皮果壳垃圾,经过姚庄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生化处理,使有机垃圾减量90%以上,剩下的10%固状残余物还能作为花卉、绿地树木的肥料。可见,垃圾是以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垃圾分类是科学处理垃圾的好方法。

  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链条,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是分类投放,分类投放的参与者就是你我他。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是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一道“把关人”,分类投放影响着随后的各个分类环节。可以说,垃圾分类的关键是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使之成为社会化习惯。

  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是关键,也是难点,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单就补齐老百姓脑海中垃圾分类这棵知识树,就需要一段时间。根据《嘉善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8年)》,可回收物细分类包括纸类(报纸、杂志、纸板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易拉罐、罐头)、玻璃(玻璃瓶罐及其它无色玻璃制品等)、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包装塑料等)、无污染衣物(旧纺织衣物、纺织制品、鞋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等,其他垃圾的细分类则更多。对照这一分类标准,没有一段时间的熟悉、适应是很难完全掌握的。

  因此,要给老百姓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多一点时间,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上多花一点精力,比如西塘镇成立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环卫志愿者4支队伍,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百姓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在引导垃圾分类投放中多一点正向激励,比如中央花园智能垃圾分类试点,以积分兑换物品的方式,鼓励住户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在百姓的垃圾分类实践中多一些指导,比如姚庄镇横港村党员们结对农户,在日常走访中翻开垃圾箱,发现错误分类就及时告知农户,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流。

  多给一点时间,从娃娃抓起,嘉善不少学校已经把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分好类,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正如西塘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蒋薇薇所言,从娃娃抓起,不仅培养小朋友自身的分类习惯,也希望小朋友把这一习惯带回家,带动家庭成员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需要这样一种更深层次的耐心。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丁珩 编辑 黄丽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