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柳州采风 | 节庆活动 | 书画摄影 | 和谐人文 | 文体设施 | 非物遗产 | 文保单位 | 民间文艺 | 嘉善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人文频道  >  柳州采风  
我的父亲
2018年03月08日 15:58:25    [我要投稿]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平凡简单但温暖有爱。今天,我想说说我的父亲。我知道关于父亲,大家耳熟能详、印象深刻的经典形象已有不少,比如《背影》,比如《傅雷家书》,又或者是歌曲《父亲》,影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但我依然想说说我的父亲。

  父亲生于1956年,高中文化,能写会画,听母亲说父亲的国画还在比赛中获过奖。父亲在我眼里是个有才华、很厉害的人物。对,我非常骄傲地这样说,而且毫不含羞,我以他为傲。但从我懂事起,我几乎没有看见过父亲练字、画画了,他很忙,忙着给我们这个平凡的小家爱和保护。

  父亲讷言,没有对我和弟弟说过什么大道理,他只是不停忙碌着……他埋头工作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努力奋斗;他对外公外婆极好,比母亲还热情体贴,演示了什么是孝道;他从没有大声吼母亲和我们,身体力行什么是爱。我们家没有家训,但有家风!

  小时候,家风是深夜的《小马过河》。我小学时,有一天的回家作业是抄写3遍《小马过河》。那是一篇对那时的我来说很长很长很长……的文章。晚上8时左右,终于抄完的我长舒一口气,准备开始玩耍。父亲走过来轻声问道:“写完了?”说着翻开检查起了作业,检查后非常认真地告诉我:“需要重写!”“为什么?我不要。”我拒绝得很强烈。“字写得不工整。”父亲说着把我抄的全部擦了……最终,父亲温柔而坚定地陪着我工整地抄了3遍《小马过河》,那时已是深夜,但父亲的坚持让我明白了,写字态度要端正,马虎不得,做人亦如此!

  青春期,家风是“对你妈好一点”。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叛逆和倔强,我不例外。记不清什么事情,只记得那时频繁与母亲置气,总觉得大人不理解自己。父母的谆谆教导变成了我耳朵里的唠唠叨叨,父母的生活哲理变成了时代不同你们不懂……

  那时父亲没有暴跳如雷,没有疾言厉色,他选择了和我写信,这种最古老也是最温暖的方式。他在信中和我平等探讨,也带我展望未来!一次接我放学刚到楼下,爸爸就对摩托车上下来的我说:“对你妈好点,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我们都在学习怎么做父母,无论如何,你都应该爱她!”当时的我愣住了,那天之后,我一夜长大了,不再赌气、不再任性。那是务实寡言的父亲难得的两次感性说话的一个场景,还有一次是在我的婚礼上!

  工作后,家风是“因为不聪明,所以需要更努力”。

  走出校门,踏入职场,对一切有些茫然,也有一些惶恐。我不知道是否能胜任工作,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和同事相处愉快……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对此,父亲也一直客观评价。面对我零碎诉说的不安,父亲说:“因为不聪明,所以需要更努力。”这句话陪伴我走过了9个年头,从刚开始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深刻认知,它让我获益良多。正确认识自己,然后不断踏实努力,去做就很好! 其实,父亲很宠我。母亲说我出生后整夜整夜要抱在手里走来走去才睡觉,那个人都是父亲。童年时,我体弱多病常常住院,但记忆中都是父亲带给我的甜甜的巧克力味道代替了医院的气味。读书时,是父亲的督促鼓励和温情目光帮助我进步成长……这些点滴让我们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富有;这些爱和父亲的善良、孝顺、勤劳、勇敢变成我人生的养分,让我不断强大,去抵御所有困难,奋力前行!

作者 金啸宇 编辑 张美萍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关闭窗口]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