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传统文化教育从“走近”到“走进”
 2018年03月28日 09:13:00 嘉善新闻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每个周六、周日早上6:30~7:30,青少年宫内,近20个孩子在嘉善峻德学堂义工老师的领读下,齐声诵读《千字文》。这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开展传统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公益课堂。前不久,峻德学堂还联合县图书馆推出第三个国学诵读班——思齐班,前来咨询报名的人数远超设班人数。古诗词类节目的活跃,诵读国学经典的热传,让许多普通人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升温。

  国学公益学堂受追捧

  据介绍,设在青少年宫国学一班的孩子年龄在3岁至12岁之间。“这些孩子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氛围。”一名家长表示。

  嘉善峻德学堂发起人吴修,在一年多前因受孩子教育困扰而全身心投入国学的研究。“像《三字经》《大学》《论语》等孩子读了百遍之后,都能熟练背诵,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面的扩展,慢慢地他们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回味这些经典,都会得到不同的感悟。所有这些国学经典知识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吴修说。

  怀着对国学的热爱及弘扬国学的理想,吴修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去年11月组建起了峻德公益读书会,自发学习。目前已有近百名学员,另有20多位喜爱国学、乐做公益的家长加入到义工老师队伍中。

  “在推广国学初期,得到了团县委、青少年宫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最近,县图书馆在各镇(街道)安排好场地,为我们开班打下基础,让有兴趣学习国学的孩子可以就近参与。”吴修说,“今年峻德学堂的目标是学员人数扩展到300名左右,而且公益之路的初衷永远不会变,让‘善文化’发扬的同时,书香满嘉善。”

  中小学国学回暖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一群蒙童们在晨光里大声诵读,读书声琅琅。近几年来,陶庄小学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把优秀国学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净化了校园环境,使每位师生耳濡目染,口吟心悟。家长们表示,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后,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坏习惯改掉了,人也变得彬彬有礼了。

  从“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秘密”到“中国传统游戏文化”,从“遇见孔子”到“儒家思想与做人”,从“天干地支里的数学”到“智慧之花——成语”,从“十二生肖的学问”到“24节气是我们的伟大创造”,从“认识伟大的祖国”到“中国人名字的三维体现”……一道道传统文化的饕餮大餐包罗万象,让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近年来,吴镇小学倾力打造传统文化铸魂工程,形成一种“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仪、处处讲礼节”的校园风尚。“学习经典国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能使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快乐,在书香中成长。”校长陈岳峰表示,切勿抱着名利的目的去学国学,而应视其为一种信仰,从中找到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

  “读书可以静心,静能生慧。从小陪着孩子一起高声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经典,对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亲子共读能有助于和孩子建立一套共同的语言体系,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市民叶勤萍从小就注重引导女儿诵读国学经典,她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精神喂养”,如今女儿已上高中,但对国学的阅读热情不减。“‘大道至简’,传统文化中往往蕴含着很多质朴的道理,在反复的诵读中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就落在了孩子的心头,这些质朴的道理早已潜移默化成为他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叶勤萍看来,学习国学还能令人享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及精神的美感,同时更详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采访中,不少家长对此也很有感触。

  在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杉达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邵龙宝看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大地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相互依存的三个方面的内涵,它们主要蕴含在国学经典当中。“嘉善出现公益性的学习国学亦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状是一种国学回归现实社会的好现象。”邵龙宝说。

  结合当下我县正在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邵龙宝表示,一个文明城市的创建归根结底是人心的淳朴,讲仁爱和诚信,守道义和正义。有了仁心、爱心、情义、道义和正义等中国文化的基因和中国元素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文明城市的创建才有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赵莉勰 马叶芬 编辑 章永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