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陶庄镇土地流转激发农村活力
 2018年08月22日 09:33:49 嘉善新闻网
  

  烧烤、野米饭、采摘伴随着瓜果飘香,在陶庄镇汾湖村的汾湖观光果园,农场主陈秋其一家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就接待了上百名游客,怎么想得到呀!十几年前这一带还是产量很低的低洼农田,地势低导致发大水经常被水淹。”陈秋其说,“我流转过来之后对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利用,一年四季种植水果,开发采摘观光休闲游,受到很多周边游客的欢迎,现在来我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了。”

  从2008年起,陶庄镇把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要求,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制订镇级指导意见、出台考核政策、出台镇财政资金扶持政策。“我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又在合作社干活,租金加务工收入一年4万多元,比原来强多了!”近日,陶庄镇金湖村村民老李从金穗粮油专业合作社领到当月工资,心情特别好。

  计划经济时代的分田到户,曾让许许多多农民翻身致富,他们靠勤劳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形势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家里有4亩地,每年剔除人工、种子、肥料、机械等成本,实际种植所赚的并不多。”老李说,现在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不愿回家种地,自己年纪大了在家种地也感觉力不从心了,他所在的村组三四百亩地全部流转给大户种植,并且签订了三年的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突破点,实现双方共赢。李永泉是陶庄镇利生村人,西潘荡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他在2014年从废钢铁生意改行,承包起了村里283亩土地,组建了西潘荡家庭农场,致力于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前期资金投入、自己学习和不断努力,从中国水稻所引进种植“安优渔稻1号”新品良种,依照县里“鱼稻共生”模式开展种养技术。这几年,每当螃蟹成熟,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竞相购买他的潘荡牌螃蟹。

  李永泉告诉记者,如今,自己在流转来的土地上经营农场,一年的利润很可观,再加上政府的补贴,日子过得也比过去从事废钢铁生意更稳妥、更有奔头。对于流转土地的农户来说,一年租金每亩800~1000元,再加上政府补贴每亩100元,也就是说,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地一年就有1000多元收入。

  陶庄镇的土地流转模式,主要由村民统一与村经济组织签订委托合同,委托村经济组织与承包大户、农业企业进行出租。政府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激励村级组织接受农户的委托,对经营权进行流转给承包大户。目前,陶庄镇正在组建农业招商队伍,让更优质的农业龙头企业来承包集中连片的流转土地。

  “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民的劳作方式,推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既解决了镇工业集中区的用工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陶庄镇相关负责人说,土地流转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有实力的经营户开展以烘干、农机作业等一体化服务为纽带的集聚区建设,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同类型主体抱团发展的态势。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倪杨艳  通讯员 王俊倩 编辑 章永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