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柳州采风 | 节庆活动 | 书画摄影 | 和谐人文 | 文体设施 | 非物遗产 | 文保单位 | 民间文艺 | 嘉善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人文频道  >  柳州采风  
“80后”享受到的政策红利
2018年09月21日 11:01:08    [我要投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悄无声息中,中国走过了轰轰烈烈的40年,无数中国人见证了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的40年,作为一名“80后”,虽未曾投身浩荡改革潮流,但至今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

  一、“70后”“80后”童年不同样

  姐姐是“70后”,我们俩正好一个出生于改革前,一个出生于改革后,回顾各自的童年,发现历史的车轮不经意间在我们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姐姐小时候搭上了“大集体时代”的末班车,这是一个人人挣工分、“同工同出”的时代。当时的顾家大队分成几个小队,每天一早,小队长的哨子一吹,家家户户男男女女便来到小队长分派好的区域上工了。到了晚上,记工员按出工时间和劳动量给每个劳动力记工分,最后逐月累积,交由生产队会计核算,家家户户便可按所得的工分分粮、分钱。当时5到8岁的孩子就学着给家里挣工分了,比如趁收稻子的时候去田里捡稻穗,2分一斤卖给小队里,或者夏天的时候去树林里找知了蜕下的壳卖给药店。那时候公社之间在用电高峰时会“让电”,每逢“让电”的晚上,大人孩子还会就着洋油盏搓草绳,这些草绳最后以几分一斤的价格再卖给洋货店作捆碗绳。

  物资匮乏的年代,“大锅饭”是一个特色——每个小队成立一个食堂,家家户户凭“筹子”到食堂领开水或饭食。所谓“筹子”就是一个竹签模样的东西,短的用来领开水,长的用来领饭,每家每户按工分分口粮。养殖实行“自产自销”,每家只许养一只蛋鸡、一头猪,孩子们自然吃不到啥零食,能有番茄、黄瓜、甜黍甘(嘉善方言,又称芦黍)啃啃就不错了。馋嘴的孩子想出了“搂蜜蜂”这一招,拿稻芯从砖墙的缝隙里把蜜蜂捅出来,就为了吃点蜜糖。此外,也有掐蔷薇花嫩头、采野水葡萄的,让人不由惊叹那时候小孩子的智慧。

  那时没有电视,每月一次的露天电影,成了全村人的盛会。社员们收工回家扒拉几口饭就拖家带口扛着长凳到大队里的晒谷场上,电影一旦开场,原本欢腾的晒谷场顿时鸦雀无声,《黑三角》《405谋杀案》《大李小李和老李》《甜蜜的事业》等经典老片足以吸引男女老少的目光。

  和姐姐相比,我出生的时候“大集体”已告结束,农村已经实行“分田到户”,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回归农民手里,农民自此又有了生产自主权,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村民们春播水稻,秋种小麦,家家门前果树成荫,鸡鸭成群,还养起了猪崽,虽然是起早贪黑地做,却充满了“勤劳致富”的干劲,生活条件好了起来,房子陆陆续续从平房改成了楼房,还有不少胆子大的人因为干个体提前当上了“万元户”。

  经济条件好了,国产小家电陆续“飞”进寻常百姓家。我小学一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西湖牌黑白电视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国产动画和《铁臂阿童木》《咪咪流浪记》《花仙子》等进口动画惊艳了我的童年时光,《一剪梅》《昨夜星辰》《含羞草》等台湾老牌言情剧赚了我们一把把眼泪,而后来金庸的武侠剧更是把一群小屁孩迷得上蹿下跳的,恨不得突逢高人也练会绝世武功,执剑走天涯,多威风!

  二、从小村庄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大集体时代”的顾家村,村民们跟着祖祖辈辈聚居在320国道北面。当时的320国道还是一条来回只有两车道的石子路,车流量不大,特别是晚上,路上几乎没有车辆,村民便会搬把凳子坐在路边乘凉。而黄河路还只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路,宽度仅容许自行车、三轮车通过,路面坑坑洼洼,每逢下雨天泥泞不堪。

  分田到户使原本大家庭里已经成家的子女分到了自己的田地,便如老树伸出了枝丫,向四处伸展开来。320国道以南、清水村以北的塘子泾、李家浜两岸,房屋鳞次栉比,人气越来越旺。起初道路系统不发达,无论是收稻谷、卖猪猡,还是送丧嫁娶,都靠开“艄机船”走水路,这也是村民们一开始便选择依水而居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陆路运输的地位日渐提升,来往车辆日渐增多,320国道被拓宽并浇成了柏油路。黄河路所在的乡村道也被拓宽,使卡车得以通行。村干部带头发展西瓜种植业,每逢收获季节,一箩筐一箩筐的西瓜被推车运到320国道边,沿路排成长长的两列队伍,吸引了过往车辆上的人员停驻询价。也有采购商开着卡车到田间地头,谈完价格直接采摘运走,为瓜农省去了装运的麻烦。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借着这股东风,顾家村办起了地毯厂。我的父亲当时是这家厂的经济保管员,听父亲说,一开始就是一个“瞎子摸象”的过程。先是四处取经,派人到上海市、里泽等周边地毯厂学习管理经验,然后从村里抽选青壮年工人,专门从上海市枫泾镇请来师傅传授经验。彼时地毯还是个很“高大上”的物件,一般小老百姓是无缘见到的,很多青年是抱着好奇、求知的心态加入的。父亲说,当时地毯一织完,就会有上海的客商派车来装走,经过一番处理再出口。但七八年后,这家曾经很风光的集体企业,最终熬不过市场竞争倒闭了。此后,陆陆续续有私人老板来大队承租厂房,十几年间开过铅笔厂、钢笔套厂、化妆匣厂、电子元件厂……粗放型的企业给村民带来了打工的机会,但这样的企业总是不断更迭,逃不过淘汰的命运,充分印证着市场经济时代“大浪淘沙”的“残酷”属性。

  2007年前后,顾家村320国道以南区域及南面的清水村都被划入了征地拆迁范畴,消息一来,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走廊上插起了一面面五星红旗,这是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象征。2008年,尽管对故土心有不舍,李家浜除了先期为了拓宽黄河路而拆迁的人家外,剩下的几十户人家也从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老屋撤离,挖掘机、吊车、工程车在我们的身后留下漫漫尘土和隆隆响声……

  2008年年底,虹桥小学的北面,虹桥小区——一个规划整齐、设施齐全的新农村小区初具雏形,这里汇集了原清水村、顾家村、虹桥村3个村落几千户人家。如今,这里超市林立,菜场、医务室、警务室、老年人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等一应俱全。每到夜晚,中心露天广场热闹非凡:虹桥大舞台上,老阿姨们欢跳着健身舞,老伯们切磋着二胡琴艺;篮球场上,小伙子们挥洒着汗水和激情;健身区,大人小孩齐上阵。广场边,一条景观河碧波荡漾,杨柳依依……家家户户造起了三层半的小洋房,家里的老人入了城乡合作医疗,到岁数就拿养老金,再也不怕没钱看病养老而拖累子女。养老治病难题解决了,工作也比以前好找,沿黄河路往南都是大企业,500强企业也不少。以前靠种田养猪讨生活的庄稼人,摇身一变成了居住在现代化田园式社区的新农民。 对于经济学家而言,改革开放也许是一组组调查数据,抑或是一张张分析图表,它们冷静而客观,透着疏离和高冷;对于曾经投身改革的“弄潮儿”而言,改革开放无疑是波澜壮阔的画卷,是激情澎湃的诗篇,透着光荣感和使命感;但对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言,改革开放其实是充满温度的,它如同绵绵春雨,润万物而细无声,它曾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每一个人,也温暖着每一个人!

作者 姜献丽 编辑 张美萍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关闭窗口]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