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政经

我县深挖人文内涵提升小城镇识别度
 2018年11月15日 09:28:48 嘉善新闻网
  

  经过周末两天的清理,近日一早,陶庄镇组织施工人员对老集镇上的一处草编馆进行装修改造,预计整个工期为两周。距离草编馆仅50米处,一间竹编室已经基本改造完成,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墙上新装订的架子上摆满了竹篮、竹篾和一些竹编工艺品。

  “我从13岁就跟着师傅学竹编工艺,一辈子都在这里靠卖竹编营生,现在政府把这里重新装修一下,我觉得蛮好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连荣说,现如今他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设了非遗传承培训班,为10多名学员传授竹器编制技艺。

  “在今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我们把陶庄的文化元素融入整治工作,恢复老集镇的原始风貌,让百姓重拾陶庄的文化记忆。”陶庄镇党委委员戴艳丽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对原有的药店、理发店进行装修、布置,尽力恢复老街的风貌,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增添文化魅力。”

  从柳溪到云溪,一处处人文场馆传承着嘉善文脉。在大云镇文化中心,姚绶展厅通过塑像、文字介绍、书画展示,全景呈现了这位明代画家的身世、出仕经历、艺术成就,彰显大云镇深厚的人文底蕴。

  一北一南,一馆一品。“陶庄的竹编馆、草编馆属于传统工艺类,大云的姚绶展厅属于人文历史类,都体现了各地特色文化,展现了小城镇的个性。”县文化局传统文化专家组成员浦阅旻说,“除了这两类,还有生产生活类,比如姚庄镇丁栅记忆馆和西塘平民生活馆,以年代为线索展示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场面和情景。另外,还有专题馆,比如姚庄镇的宏福印象馆(农民画)、天凝镇的中医馆和邮政馆等。”

  嘉善一马平川,县域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大同小异,如何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彰显本地文化魅力,突破千篇一律而具识别度?“一镇有一馆,一馆有一品。”县文化局副局长徐玉琴说,按照“整体布局,传统为先,统筹协调,各表特色”的工作思路,对各镇(街道)的文化传统进行系统分析,合理布局,提出了不重复、不雷同的工作要求,并把各镇(街道)非遗项目作为场馆建设的主要元素,做到有所侧重、各表特色。

  在天凝镇洪家滩窑文化广场,一座1∶1新建且具备烧制砖瓦功能的土窑,定格着天凝窑业历史,连接土窑外面的“匠心馆”,展示着精湛的天凝民间技艺,这处天凝镇的文化新坐标浓缩着县文化局传统文化专家组的建议:“做好‘窑文化’的展示工作。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天凝镇(洪溪)是嘉善窑业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在此期间,产生了许多砖瓦烧制和盘窑的能人,也产生了不少有名的产品,如‘陆元顺’京砖、‘天蝴蝶’小瓦等,因此建议把拥有的实物在展示室展示出来。”

  “建议挖掘历史人物姚绶的相关资料,展示传统文化”“做好丁栅老区与振兴路新区的文化定位,沿河粮仓、老街尽可能留存,作为文化展示区域,并在老街街心做好点缀”“了凡是陶庄先贤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了凡公园的打造中,要有传统风貌”……在彰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文化魅力中,凝聚着一批嘉善文化专家的匠心匠艺。

  进一步挖掘和彰显嘉善小城镇特色风貌,在全省首个县级“特色营造组”的基础上,县文化局又成立了“传统文化专家组”,由10名深谙嘉善传统文化专家组成,在各镇(街道)组织了25名当地的老干部、老文化、老教师、老党员、老土地作为联络员,确保各镇(街道)的传统文化不漏镇、不漏村(社区)、不漏特色,传承小城镇人文内涵。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丁珩 倪峥嵘 编辑 章永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