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民生

邓金良:一位上过战场的老兵
 2019年07月31日 09:03:47 嘉善新闻网
  

  他是原南京军区工程兵第二团九连的一名战士,1984~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在短暂的军旅生涯中,有一半以上时间冲在前线奋勇杀敌;他的名字被收录在《大别山的钻山豹》一书中。他就是罗星街道晋阳社区的邓金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

  志在四方弃笔从戎

  邓金良15岁初中毕业后就在生产队干农活,因为赚不到钱,他又干起了建筑,为村民建造房子,吃百家饭的活不但自由,而且收入高。但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邓金良满意的。身为男儿,志在四方,当兵光荣的想法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

  1983年,响应国家号召,19岁的邓金良参加了当年的冬季征兵,由于身体素质过硬,他很顺利地被应征入伍,成了一名陆军工程兵。到了部队后,他在安徽巢湖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随后又到工兵训练场,每天与地雷、炸药、导火索相伴,为实战做准备。这样的军旅生活,直到1984年6月被打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写好遗书奔赴前线

  6月底的一天,他们的部队出发去昆明,到达后休整了几天,然后准备好战争物资换乘卡车前往前线。经过长途跋涉,7月14日,终于来到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大本营——云南省麻栗坡大坪乡,这里离前线只有30公里左右。到达麻栗坡的当天后半夜1时,由于战争需要,他们被命令去帮炮兵部队的阵地修筑掩体。在出发前,每个官兵都收到一个塑料袋,作用是装自己的尸体。

  一路颠簸,到达炮兵部队已是早上7时,马上开始挖掩体。8时左右,敌军开始炮击,炮弹的爆炸声响彻整个阵地,弹片、烂泥裹着尘土四处飞扬。这也是邓金良第一次亲历炮弹袭击。幸运的是,当天敌军打过来的炮弹80%是哑弹,使他逃过一劫。“当时年轻,对于生死的概念也未细想,只是认为上战场就有可能牺牲,所以在上战场前写好了遗书。”邓金良说。

  多次生死猫耳洞

  在邓金良的相册里,一张他坐在猫耳洞的照片是他收藏至今的。他说,有天晚上12时多接到上级通知,凌晨5时敌军将对阵地实施炮击,为了做好防御,要求每个人挖一个猫耳洞,规定挖洞时不能打手电,不能有较响的声音。就这样,他徒手挖了4个小时的猫耳洞,等挖好,他的身上全是尘土,手上已血肉模糊。“挖猫耳洞很有讲究,一旦不牢固就会塌方或是被炸掉。”邓金良说,在挖猫耳洞时他会把里面挖成弯形,找来毛竹,一头在猫耳洞里,一头在外面,即使塌方,里面的人还能呼吸到空气。另外,在洞口还要用珠帘挡着,以防敌人手榴弹直接扔进洞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敌人的炮弹直接打在他住的猫耳洞上,幸亏他在猫耳洞上垫了三层麻袋,炮弹打穿二层后斜插在猫耳洞上面,这又让他躲过一劫。

  退伍不褪色彰显军人本色

  1985年,邓金良从前线阵地回来,到年底,他也退伍回到嘉善。那几年军旅生涯是邓金良57年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用青春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领土。退伍后,他也发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曾去过企业打工,开过运输车,如今的他正经营着一家企业。邓金良说,现在生活好了,但不能忘了以前的苦日子。2015年,他和几位战友相约重回战地,来到了麻栗坡,瞻仰了烈士陵园,并为牺牲的战友献上了鲜花。

  “现在祖国强大了,生活也和平,但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一直有着一颗宁愿粉身碎骨誓死报国的赤子之心,若国有难,召必回。”邓金良说。

  来源 嘉善县传媒中心   全媒体记者 胡引凤 编辑 章永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最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