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柳州采风 | 节庆活动 | 书画摄影 | 和谐人文 | 文体设施 | 非物遗产 | 文保单位 | 民间文艺 | 嘉善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人文频道  >  柳州采风  
采菱
2019年10月28日 09:29:53    [我要投稿]

  生在水乡,菱桶从小见到大,一直很羡慕采菱人坐在三尺菱桶里采菱的快乐。两年前,曾为拍摄采菱人,终使自己也坐进菱桶采了一回菱。
  那日算是逮了个好天,太阳有一阵没一阵的,偶尔钻出云层也是淡淡的。亲戚开车载着我们去往目的地,我们去的菱塘在丁栅界泾港村边上,从城里驱车过去四十几分钟。
  下车后,步行三五分钟就到野猫圩(河名)河埠头,它紧挨着宽阔的塘港。水面很宽,足有百亩。我们在背阴处站着,秋风阵阵,很快便扫尽一身秋热。远远地见菱塘主人巧妹夫妇摇着小船朝我们驶来,我和王德林老师将登上小船去巧妹夫妇的承包水面。
  船儿划过水面,惊起二三白鹭。来到菱塘前,放眼望去,菱叶涨满河塘,肥大的叶片密密匝匝挨得很紧,像厚毯完全罩住了水面,绿意浓得化不开。小船停在菱塘中间留出的水道间,网栅边有四五个菱桶拴在竹桩上。
  我和王老师此行的目的是拍摄采菱女巧妹,还特意带了块红头巾。说实话,那头巾不遮阳,我带着歉意求巧妹戴上红头巾,绿叶中的一点红色非常显眼,我们满意了,可巧妹受苦了,真的抱歉!
  嘉善人种菱也就两个品种,红菱和馄饨菱,馄饨菱产量低于红菱,上市也晚一些,但口感更好,熟吃软糯,生吃微甜爽口;以前还有一种乌菱,个头大,两个硬角翘起,这种菱现在几乎没人种了。丁栅人种馄饨菱多些,巧妹家种的就是馄饨菱。
  巧妹的红头巾在菱叶间移动,远远望去,菱桶只见后面翘起那点。我和王老师抓住时机开始“咔嚓”。才拍了几张,我就没心思了,心里痒痒啊,我要坐菱桶的念头越来越大。其实,采菱的念想在我心中已深藏多年。2012年秋,与姐妹们结伴去沉香村采橘子,村里的沉香荡是县里最大的菱塘之一。当时站在岸上,见十几只菱桶散落在菱叶间,采菱人的笑声传过来,真的是“采菱人语隔秋烟”的场景啊!当时就好想下去体验一把。今天我身在水面,脚踏小船,早就想亲近的菱桶近在咫尺。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让我坐菱桶试试好吗?”“你不怕?”“不怕,我会游泳,万一掉下去,我保证不淹死。”“我很想试试呢!”我一再请求。“好吧,我帮你找个大点的菱桶(大的更稳)。”巧妹的丈夫终于答应了。
  我把相机交王老师保管,大胆上了菱桶。不是我吹,那时我真的一点也不怕,可能因为觉得自己水性不错,底气足吧。尽管菱桶不停地晃,但我在菱桶里又挪身体又移矮凳的,觉得自己像个老手。胆大归胆大,采菱是要技巧的。我坐在菱桶里既不会前进,又不会倒退或转弯,只得就近拎起几棵菱看看,一个大的都没看见,心里有点沮丧。
  “两脚分开,膝盖顶牢菱桶的边,对,就这样。”巧妹的丈夫不停发出指令,我很快就做到了坐姿正确。“我怎么前进?”“用手将前面的菱叶分开,你就会前进。”我努力按要求做着,但成效不大,菱桶还在原处晃动。再看巧妹的动作,噢,她不光是把菱叶朝两边分开,还要用力把菱叶往后推,这样菱桶就前进了。我照样试了下,有门!菱桶终于往前移动了,至于移动的速度,那就看你手臂有多大力气了,右转左手往后推菱叶,左转反之。我窃喜自己已经学会了,希望赶上去和巧妹并肩前行,举手奋力去拨菱叶。可是我明显感觉自己两手软绵,就算拨开菱叶,也无力把它往后推了。我的力气用完了,只能静坐在菱桶里攒力气,更窝火的是,随手拨开菱叶看见的都是花生米大的“咪咪头”菱,巧妹丈夫说这里今早刚采过,所以没大的菱了。坐了一会儿,感觉生出点力气来了,我又努力往巧妹那边移。折腾了半小时,我终于采到了十几个菱,真的太不容易了。
  那日采菱,辛苦半小时,收获十几枚,两条手臂上都起了一层奇痒的红疹子。这让我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采菱的美词、美意有点不屑了,觉得还是宋代范成大的“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写得更实在、真切。

作者 刘晓航/文 王德林/摄 编辑 张美萍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关闭窗口]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