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柳州采风 | 节庆活动 | 书画摄影 | 和谐人文 | 文体设施 | 非物遗产 | 文保单位 | 民间文艺 | 嘉善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人文频道  >  柳州采风  
九雌十雄
2019年12月13日 09:17:00    [我要投稿]

  西风响蟹脚痒,捉蟹、吃蟹的时节到了。家乡有一独到的捉蟹方法叫断蟹。断,截也。——《说文》。待西风一吹,成熟的螃蟹膏丰脂肥,趁潮水急着回流。渔民在河道里排鱼簖拦截螃蟹,这叫簖蟹。断蟹源自簖蟹,即用大网拦截螃蟹。蟹有“九雌十雄”一说,农历九月雌蟹蟹黄丰满,十月雄蟹蟹膏肥硕。西风一响,为了口福,农民捉蟹也忙。如今每当秋风飒飒时,我就想起儿时的断蟹情景。
  断蟹用的大网又长又宽。心功巧的买来蜡线自己编织,不会编织的花钱也能买到。大网除了用于断蟹,平时还用来赶麻雀。将大网布在竹林一端,几个人从另一端一边猛摇竹子,一边大声吆喝。麻雀受惊,扑棱棱飞进网里,叽叽喳喳哀鸣。一网可逮几十甚至上百只麻雀,结棍唉!
  秋末冬初,西风吹响。晚稻未曾收割。油菜、麦子等春花作物播种尚早。闲下来的乡下人有的是力气。相约下,几个年轻人提上马灯,拿了大网,摇着小船嘻嘻哈哈去捉蟹。我这个小巴辣子也爱凑热闹,屁颠屁颠跟着去。哥说,夜里冷,别去了!我嘴巴挺硬,“你们不怕冷,我也不怕”!
  村后有条河,西靠和尚塘,东为瑶家荡(湖泊),江面跨度也就二十来米,宽度与大网相仿,而且水流湍急。那儿经常有渔民扳大罾,(用绞索起罾),是捕鱼捉蟹的好地方。湖泊口渔民排了鱼簖。我们就在和尚塘入口处即鱼簖的上游布上大网。
  在河道两岸打桩将大网固定。网的上沿为纲绳,下沿吊石锤。一张大网沉入河底,河面上还得露出一大截。河中央的纲绳上挂两盏马灯。那时煤油凭票供应,可紧张了,不怕浪费煤油?不知道吧?马灯用处可大哩!灯光撒落江中,泛起一片黄澄澄的水波纹。断网还得候准潮水。天黑下来,落潮了,螃蟹随着滚滚潮水东去。呆想想,河底的螃蟹一定密密麻麻,多得如蚂蚁上桥!螃蟹遇到拦截,看见灯光立刻爬上网来。这时,船艄上一人摆橹,船头上一人拉纲绳,沿着网不停地来回巡视。在昏暗的马灯光里,一位持长柄网兜者站在船头上,好像那威风凛凛的关云长手持青龙偃月刀。看有螃蟹爬在网上,操起网兜从下往上飞快一捋,螃蟹立马掉入网兜里。真是手法娴熟,技艺精湛,一举拿下。螃蟹不停地爬上大网,有时一只,有时两三只。长柄网兜不断地上下挥舞,手忙脚乱下,一只只螃蟹扔进蟹篓里。
  我也不只来看热闹,在岸上帮着管纲绳。圩岸上竖一页草荐挡住西风。躲在草荐后,再探出头来。看江水滔滔,船影隐约,心里念道,也不知究竟捉到几只蟹了。
  偶有船只过往,我就放松纲绳,让网沉下河里。还招呼船家,小心网哦!来船一看明白,翘起橹板,让船滑行过网,还问:蟹多不多呀?
  多!捉了木牢牢!我自然大言不惭。
  小把戏就知道牛逼哄哄!戏谑声传了过来。
  待船过了,大人过来帮着把纲绳拉紧了。
  渔民在河道里排簖,簖尾绕成迂回曲折的簖兜。回流的螃蟹遇到竹簖拦截,沿着簖壁游至簖兜里。渔民再用长柄网兜将簖兜里的螃蟹掏出来,好比瓮中捉鳖。而断蟹则利用螃蟹的趋光性,抓住它得眼疾手快,使用网兜一挥而就。有时难免失手,捋空了,蟹掉进河里。哎呀一声惊叫起来。有时捉到大螃蟹,又高兴得大呼小叫起来。寒风里,潮水淙淙,孤舟轻移,渔火绰约。一阵阵惊叹声和嬉笑声在夜色里传开。“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意境在江面上重现。
  不知不觉中,东方露出鱼肚白。晨色朦胧,湖荡的芦苇丛扬起了白松松的芦花。田间的稻浪上飘起一层层薄雾。村窠的屋顶上冒出一缕缕炊烟。远处鸡啼狗吠,招呼我们该收工了。
  河滩边,茭草弹奏起瑟瑟的江南丝竹来;小船上,木橹“吱呀吱呀”地唱起歌来。蟹篓里,层层叠叠的螃蟹“噗嗤噗嗤”叹息起来。
  要说蟹脚痒,恐怕痒的不只是蟹脚,还有食客们的吃蟹之心吧!捉来螃蟹,急着品尝。煮蟹考究的方法是清蒸。稻草一根,团紧蟹脚,十字捆扎,放蒸架上蒸煮片刻,待蟹坨变棕红色即成。
  解开稻草,剥开蟹坨,挑出食包(蟹胃)弃之,滴上蘸料,享用蟹黄、蟹膏。空蟹坨里倒上蘸料,倒也是不错的杯盏。剔蟹心、除酥衣,将蟹身扳成两半,再去蟹肠就可放心吃了。吃蟹身得顺着丝缕咬;大螯捣碎取肉;蟹脚取段吮吸。正如明末清初的资深吃货张岱所说:“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壳如盘大,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螾愆。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要是热一壶老酒,笃悠悠吃蟹过酒,也算得一件幸事。
  傍晚,母亲将蟹散放在镬子里,加了水再加点烹酒,然后急火煮,满屋香,这便是白焐蟹了。河里捉的蟹滋味远胜田间蟹洞里摸的蟹。田蟹有股土腥味;河蟹清爽味甘,吃起来甜津津的。
  吃蟹还可玩,如拼蝴蝶、捉法海。所谓拼蝴蝶,即将雄蟹螯上的两只有绒毛的钳拔下,拼成一只蝴蝶。我家八仙桌旁的墙壁上,一只只蝴蝶栩栩如生,展翅欲飞。“捉法海”是将蟹坨里的“食包”挑出来翻开,一个黑脸老和尚披着袈裟端坐着,形象活灵活现。传说当年白素贞的儿子从雷峰塔下救出母亲后去找法海算账。法海害怕,慌不择路,一头钻进“横行将军”的肚子内。那黑脸和尚便是法海。
  九雌十雄,吃起来赞得呒啥话头!

作者 三篰草 编辑 张美萍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关闭窗口]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