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老龄化,养老护理员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嘉善县老年公寓特护一区,住着54位老人,他们患各种疾病,有失能、失智、失语的,平均年龄约85岁,最大的103岁,最小的68岁,有90%的老人长期卧床。这里有13名护理员被老人称为天使,她们把爱心献给老人,替天下儿女行孝。
辛勤劳动 细心服务
特护一区领队人刘静,中共党员,高级护师,她是江苏泗阳县人,2004年她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读的养老护理专业,同年进了嘉善县老年公寓。当旭日唤醒黎明,老人的呼唤奏响生命的晨歌,老年公寓里一袭白衣又开始平凡而繁忙的工作。带着一份炽热的爱心,带着女子特有的热情和温馨,穿梭于老人中间,照顾着那些期待的眼神,刘静就是她们中的一个。
上早班的7名护理员5时上班,提早半小时到位,天还没亮,就帮老人一个个洗脸、护理口腔、换尿不湿、擦身、穿衣,两名护理员一组,整套动作迅速、麻利,每人服务5~7分钟。有几名病人四肢瘫痪,要3名护理员一起上,一人抱起身子,两人帮助穿衣服。如一名身患帕金森症的病人,自己不能翻身,自58岁住进来,已整整10年。他儿子在上海打工,一个月也难得回来一次。10年来,老人天天擦洗得干干净净,没有褥疮,连感冒也少发。他儿子每次来看父亲都是感激不尽。
护理员们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身为护理部负责人,刘静肩负的责任很重。老人的“吃喝拉撒睡”,稍有闪失,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正是这特殊的工作,练就了她明亮的眼睛、灵活的头脑和娴熟的服务技能。她带领护理部的护理员,尽职尽责,默默地为老年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老人们在她们的精心护理下,有的恢复了肢体功能,有的从生命边缘顽强地走过来,老人的生命在爱中得到延伸。
护理员要对老人病情、性情、亲情、生活习惯了如指掌。早上见面时,亲切呼声:“公公酲了吗?”帮助穿衣服时,主动沟通:“您有几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呀?”喂饭时,要与老人谈心了解其饮食习惯,做到手不停嘴不停。对于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仁爱、温和,如亲人般的关怀,有时甚至比药物更为重要,有的老人不仅能自己上轮椅,还能拄着拐杖站起来挪动了。老人感激地说:“你们不嫌脏、不怕苦,真比我亲闺女还要亲啊!”有几名失智老人病情发作时,喂饭时将饭盒摔过去,甚至骂人,好多次把饭泼在刘静及护理员脸上、身上,但她们始终微笑对待,轻声说:“没关系。”
她们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技巧,如对不同病人的翻身、擦身。日班服务员给洗脚、擦身、喂饭喂药、环境清洁卫生等都做好,晚班人员晚上6时上班,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时,2人要护理54名病人,每半小时对全护理室的人巡视一遍。晚上、凌晨时刻老人容易发病。在2016年11月晚上7时左右,一名刚来半月的老人服药后不久,咳嗽、气喘,面色发白、直冒冷汗,两名护理员急忙给家属打电话,又汇报公寓值班员。看老人气喘得更厉害,情况危急,办公室值班员与两名护理员急忙推着急救床飞奔嘉辰医院,医生紧急抢救,诊断是心衰,医生说迟到一刻钟就难救了。老人家属非常感激。
和谐团队 热爱本职
刘静说:“我选择护理专业,因为它是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职业,学一行、爱一行,我会一辈子干这个工作。”她们13人的团队,团结和谐,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有11人获中级护师职称。虽然工作辛苦,但她们总是笑嘻嘻的。护理员陆金妹,今年47岁,做事细致、对人和气,同伴中谁有难事,她都肯顶班,连续作战。最年轻的小袁,今年32岁,有7年工龄,她说开头觉得不习惯,起早贪黑,真有点累,但听到老人们连声感谢,也坚持下来了,她说还得好好向大姐姐学习,学习她们不怕苦的精神和护理经验。这群天使都说:“护理工作很辛苦,但我们非常快乐,当看到老人们幸福的眼神,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中层护理员是要半年轮流岗位的,有时在特护区服务,有时也调托老区服务,刘静于2018年调往一区托老部,要为120多名老人的吃喝拉撒服务,她与护理员同甘共苦。每名护理员每星期值夜班一次,每小时对一级病人查房一次,一听见老人拉铃,急步奔去,怕出意外。有护士在“微信运动”中统计,上夜班一个晚上需走15000步。
抗击疫情 坚守岗位
今年1月24日,正逢大年三十团聚的日子,公寓内16名党员却冲锋在前,轮流值班,严格防控。从早上到晚上,在风雨中坚守岗位。
行政管理人员一天都不休息,还加夜班。平时有39名护理员、9名清洁工,人员都忙不过来,但在特殊时期,3名护理员因病、因事请假,怎么办?护理部主任沈美华首先表示自己节假日都在岗。刘静与丈夫同在院内工作,原想回江苏与父母团聚,疫情来了,他俩坚持天天上班,两个孩子托别人管。党员高级护理师包建新日班连夜班,连续7日不休息。护士袁丽芳是湖北荆州人,两年回家一次,她也放弃回家探亲,她说:“这里需要我。”
护理员们穿梭在老人中间,测体温、量血压,给173位老人送饭到手中,忙得日夜团团转。老人们在房间看新闻,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门、多通风。后勤保障很重要,每天的菜单上有荤、有素,种类有6~7种供老人们选择,饭菜天天换花样,吃得很舒心。食堂负责人王照祥成了众人的“大管家”,他只有一句话: “一切为了防控疫情,应该的。”院内多数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需要配药购物,院内有专人给老人配药,有时为配一种药,跑遍县城的药店、医院,无怨无悔为防控努力。
老人们也积极配合防控工作。90岁老人王爱芳,其孙子、孙女分别从杭州、上海等地驾车来善,想请奶奶去宾馆用餐。王奶奶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要服从院内的规定,戴口罩、不外出、不聚餐、少串门、看新闻、抗疫情。”老党员施善珍打电话给儿子、女儿,取消酒店订的年夜饭,还说:“党员应该听党的话,抗击疫情是责任。”听说有60多位老人取消了外出吃年夜饭。院内最高年龄的101岁老太邱志华,她打手机给儿女说:“我走得动、吃得下、睡得好,你们放心,今年我过了一个平安健康年。”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天来了,一次疫情改变了老人们的生活,大家更加重视身体健康,改掉不良卫生习惯,并做到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保持适度安全距离,注意饮食卫生,健康安全渡过疫情时期。(作者 管玲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