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敢为人先、善行善试的嘉善制造业企业防控复产两手抓,立足优势,谋变战“疫”,转危为机。
近日上午,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组装调试车间正在复产全自动口罩机。该公司制造中心副部长唐宏梅告诉记者,这几天已接了一些应急订单,准备增加生产线。
及时复产源自这家上市公司的技术储备。早在2014年,田中精机已成功研发日产19万只口罩的全自动口罩机,并在2014年到2018年间生产了15套。
受制于目前零配件供应不足,田中精机主动调整,提高机加工件自产比例。该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加工部科长丁利伟说,机加工件自产比例已从40%提高至70%,口罩机的机加工件自产率更超九成。
面对疫情,握有技术储备的嘉善制造业企业主动谋变。
浙江互生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是嘉善唯一可以生产防疫物资原材料的企业,原先主产的面膜、干湿巾已变成口罩布。该公司总经理夏海庆告诉记者,得益于较高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用工并不吃紧,目前一条12小时运作的生产线,为天津、江苏等地客户日供5吨左右的医用卫材原材料无纺布产品。
近年来的智能化技术改造,让嘉善制造业企业不仅跟得上,而且站得稳。
诚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上岗员工只占员工总数的30%,但并未影响订单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卢刚告诉记者,这两年的自动化改造,大幅缓解了“用工荒”,也降低了一线员工密度,对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帮助非常大。
应对产能不足,嘉善制造业企业既有“机器换人”的厚积薄发,也有员工赋能的应变良策。
原有400多名员工的德嘉工业园目前复工102人。在大众换挡器生产线上,员工杜立华负责手柄杆装配和支架装配,通过专门培训,他已掌握这条产线上的每个工序。
德嘉工业园生产经理吴也弟告诉记者,为应对人手不足,公司加紧了上岗员工的多能功培训,要求每一个班组胜任三条生产线、每名上岗员工掌握两到四个工序。
员工赋能挖潜,人际关系引员,用足用好员工资源同样成为嘉善制造业企业应对招工难的奇招。
近日,浙江亿力清洁设备有限公司人事部职员王昳心“押车”前往四川广元,接回15名老员工。此外,王昳心还要面试这15名员工介绍的老乡。
王昳心告诉记者,公司发动100多名四川籍员工“以员引员”,推介四川广元及其周边地区的务工人员,这次计划在广元招聘1000人左右。“当然应聘人员的身体健康是前提条件。”这是王昳心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