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综合 | 时政 | 经济 | 三农 | 民生 | 人物 | 媒体看嘉善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浙江各地
如何减负 省教育厅打出“组合拳”
2010年11月13日 09:27:33  嘉善新闻网
 
 省教育厅在这个学期开始时颁布过“减负令”,要求严格开设课程、严格控制补课;明令禁止学校假期组织学生补课;规定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里定下的课程计划……眼下,期中考试的扫尾工作已经开始,在“减负令”的强压之下,这半个学期,减负究竟效果如何?昨天,省教育厅通报了减负工作情况。

  270余个课时将被取消或调整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让不少课程开设的问题浮现出来,科学学科尤其突出。初中的科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物理、化学三个领域的知识,学科内容多,教学要求高,不少教师表示难以在规定的课时时间内,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

  省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表示,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第一步是落地浙江,了解学校实际的教学状况。省教研室在对学生、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后,组织了一线骨干教师、县区教研员研讨,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我省初中阶段学科现状,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6门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有没有要求、与小学或高中内容有没有重复、相关学科内容有没有交叉、学校是否具备教学条件等依据,我们对6门课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有超过270个课时的内容将不再作教学要求或调整为选教内容。”柯孔标说。

  出卷单位命题权可被收回

  据了解,6门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后,新的课程开设标准,将会影响到2011年参加初中毕业考的学生。不再作教学要求或调整为选教的内容将不再出现在今后的初中毕业考试中。

  省教育厅还将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重点评价试题是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难度控制是否得当,有否出现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对初中教学能否发挥正确导向等。

  全省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都将被评估,其结果将被纳入对各级教育局业绩考核,并会向社会公布。若命题中出现较大问题、造成不良反响,出卷单位将被收回命题权。

  学生负担重不重大家来评判

  如何衡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不重,省教育厅此次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

  学校有没有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有没有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加快新课进度?是否严格按要求控制作业量?是否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在校或异地进行集体补课?考试管理制度规不规范?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有没有保证?有没有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给学生和班级排名次?招生制度规不规范?

  这些问题都将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征求意见会,设置征求意见箱、征求意见电话和电子邮箱等方式,交给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乡镇(街道)政府相关单位来评定。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中小学校都将建立学校层面的“负担”情况家庭抽样反馈点,这些“点”就是随机抽取的家长,他们负责填写每周一次的“负担”情况调查表,无记名地投入学校的校长信箱。校长们将通过这些“点”来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采取改进策略。

  今后,各中小学还将在每学期初召开减负宣讲家长会,在学期中召开减负反馈家长会,结合家校通、家长访校、校报、家长沙龙等形式来紧密学校与学生家庭间的联系。

  (见习记者 张晨 通讯员 周洪波)

 来源 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 沈建康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 输入答案: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  
我县招商引资交出满意答卷
大连一海湾出现蒸汽雾宛如仙境
中国民族第一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建设法治中国 实现公平正义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9-10日全省将迎较明显雨(雪)天气
浙江多地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船上人家的“蜗居”生活
新闻特写:一次艰难的取票之旅
 
图片新闻   
百合花花香却不吃香
桥梁刷白美化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