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幼儿家长的重视,让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成为家长们的共同心愿。但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入园难、学费高、师资薄弱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此,记者邀请来自县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幼儿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畅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希望将这些声音带到今年的“两会”上。
【邀请嘉宾】
县人大代表、嘉善中专校长邵雪亮
县政协委员、县教育局局长助理董铭勤
人多园少,缺口如何补?
网友“逍遥”:我县公办幼儿园数量太少,符合入园年龄的幼儿人数却众多,公办幼儿园的入园门槛也因此越来越高,每年幼儿园招新生期间常会出现家长连夜排队报名的情景,代表委员们觉得应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董铭勤:目前我县共有持证幼儿园29所,其中公办14所,民办15所,在园幼儿共10875人。但这并不能满足全县所有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县有87所无证托幼园所吸纳幼儿3147名,新居民子女学校开设的幼托班也吸纳了678名幼儿,也就是说,全县有3825名3周岁至5周岁幼儿未能在持证幼儿园就读。按照省二级标准班额(33人)计算,还有116个教学班缺口,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缺乏。这还带来了一个问题,各幼儿园超班、超额现象非常普遍,按照我县29所持证幼儿园的设计规模和现有等级,应设置244个教学班,容纳幼儿8498人,实际共有教学班267个,容纳10875人,平均班额40.7人,其中最大班额达到54人,这不但影响保育质量,也给幼儿安全带来隐患。
针对这一现状,我建议抓紧制订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建设计划,统筹落实好建设项目的用地指标和资金来源,重点建设好乡镇等级中心幼儿园,同时还可引进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性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和教学点,基本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实现“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收费偏高,价格如何控?
网友“简之”:比起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读,学前教育收费相对偏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邵雪亮: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尚未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经费保障体系中,对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据了解,目前我县仅把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其他财政补助很少,幼儿园不得不“自谋生路”,通过收取相对较高的保育费来维持自身运作。
我认为,县、镇(街道)两级政府应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在确保幼儿园日常运转经费的同时,重点保障学前教育园舍建设资金到位。
师资不一,幼师如何优?
网友“小施”:除了编制内的幼儿园教师是教育部门统一招考的外,其他幼师是否都有相关从业资格?作为一名幼儿家长,我很关心教师是否够专业。
董铭勤:据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县14所公办幼儿园所需标准教师及管理人员数为304名,而目前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数仅为150名。另一份统计数据则显示,全县87所无证托幼园所专任教师仅177名,其中90%以上没有教师上岗证,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缺乏。
因此,我认为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全县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从而彻底改变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问题,保证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达标。鉴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的成功经验,我觉得学前教育也可以探索幼儿教师流动机制,加大学前教育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推进优质师资均衡分布,将各级各类幼儿园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使全县幼儿园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