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综合 | 时政 | 经济 | 三农 | 民生 | 人物 | 媒体看嘉善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活动专题 > 2012两会 > 议案提案点击
县政协委员耿玉琴:新居民聚集地应建学校
2012年02月07日 09:43:25  嘉善新闻网  
 
  【人物名片】耿玉琴,1963年出生,县政协委员,车站路小学美术教师。
  耿玉琴出生于内蒙古,16年前来嘉善定居,是此届政协会议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政协委员。在这次政协会议上,她带来了治理“校前堵”、提高教师待遇、筹建公办新居民子女学校三项建议。
  每到孩子上学放学时,县城部分学校门口总挤满了前来接送的家长。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门口,人来车往,刮碰、口角时有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调查,我发现几乎每所小学、幼儿园门口上学放学时段都相当混乱,各校规划设置的家长接送场地严重不足。”耿玉琴说,这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也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她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设法扩建校前接送场地;二是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限流管制;三是动员家长减少用车,路近的可以选择步行。以车站路小学为例,耿玉琴建议将其前后的危房和空地进行政府回购,用来扩建接送场地。
  在我县,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教师待遇偏低,特别是在新居民子女较多的公办学校,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以某所小学为例,新居民学生占全校学生的80%以上。这些学生存在几个共同特点:学习、语言环境改变,学生接受教育能力相对较差;父母到处打工,学生的流动性也相对增大;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顾及子女教育,对学校教育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这使得教师承受的教学压力和付出的辛劳成倍增加。因此,建议县财政对这些学校的教师进行适当补贴。此外,我县的发展如此之快,新居民功不可没,而他们的子女依旧面临“择校难”。建议建造一所大规模新居民公办学校。校址可以选在城乡接合部或新居民集聚地,而不是在城市中央(便于新居民子女就近入学)。既能解决新居民子女上学难,同时也能对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作者 见习记者郁丽芳  编辑 丁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新闻排行  
我县招商引资交出满意答卷
大连一海湾出现蒸汽雾宛如仙境
中国民族第一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建设法治中国 实现公平正义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9-10日全省将迎较明显雨(雪)天气
浙江多地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船上人家的“蜗居”生活
新闻特写:一次艰难的取票之旅
 
图片新闻   
百合花花香却不吃香
桥梁刷白美化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