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0日 09:48:51
嘉善新闻网
|
去年3月,受日本核辐射事件影响,我县魏塘街道智果村的莴苣一度滞销,种植户因此损失惨重。虽然事件已过去很久,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未结束。今年“两会”期间,不少网友继续关注农产品滞销问题,记者也邀请了三位代表委员对此发表看法。
【邀请嘉宾】
县人大代表、魏塘街道智果村村委会主任陆才望
县人大代表、县农经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陆立刚
县政协委员、嘉善棚友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明浩
村级层面如何帮助?
网友“丁丁”:去年智果村莴苣滞销,尽管各方帮助联系批发市场、超市、酒店收购一部分莴苣,但农户损失还是很大,请问智果村从此事中得到哪些启示?
陆才望:去年冬季我们智果村种植的3000亩莴苣,今年春节期间卖到每公斤1.6元。而去年最低时每公斤莴苣收购价仅0.2元,价格相差非常大。除了受日本核辐射影响这一特殊原因外,我认为去年莴苣滞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村的蔬菜合作社在产业经营机制上没有突破,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农户大多分散经营,难以抗衡市场风险,因此无法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因此,我认为要避免农产品滞销事件再次发生,一方面要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发挥出合作社的优势,为农户搭建起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交易平台。另一方面要对农民营销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理念和营销能力。此外,我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农资金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营销。同时村里也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级可支配收入,这样才能为提升现代农业效益保驾护航。
农民组织如何给力?
网友“飞鱼”:现在全县农业合作社的数量不少,真正发挥作用的却不多,农业合作社应该发挥出哪些方面的作用?
李明浩:农户对于市场行情的了解常常是不透彻的,他们往往根据上一年的经验,对下一年的农产品行情做出预计,这样很容易对市场做出错误判断。同时,由于收购商大多直接到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市场信息对于农户来说不透明,因此难免存在收购商压低价格收购的情况,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对抗大市场是被动的、弱势的。而单个农户跑市场,无论资金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具备条件,这就需要农户们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品种引进、生产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为农户做好指导,并且代表农户与政府及农经部门沟通。我认为只有做大做强合作社,才能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
政府部门如何扶持?
网友“田野”:近年来频繁发生农产品滞销事件,政府和农经部门采取什么有效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陆立刚:农业上有一个怪现象,就是丰产不一定丰收,要看市场供求情况。因此我认为,为避免农产品滞销事件发生,首先政府要引导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并且吸收对市场比较了解、判断准确的经纪人,帮助农户开拓市场。同时政府要出台政策管理好经纪人,鼓励他们诚信经营,并对工作出色的经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农户也应根据合作社对市场的预测合理种植,而不要盲目跟风种植,避免供过于求引发滞销。目前我县农经部门也开始开展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工作,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其次,我建议农户走深加工路子,比如将莴苣通过腌制加工成酱菜出售。因为到了收割期的莴苣不到一周就可能开花,而通过深加工或冷藏,可以延长莴苣的销售时间,给销售带来一个缓冲过程。再次,我建议政府对大众农产品设立救助基金,在农产品价格特别低时由政府出面收购,先稳定住市场,让农户保持信心和再生产能力,避免农户血本无归。
|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作者
记者张怡炜
编辑
丁莹
|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
|
|
图片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