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浙江微博 民论坛 心志愿者 善广电 善数字报
新闻检索
 首  页   |   嘉善新闻   |   观天下  |  在线访谈  |  网  视  |  民生信息  |  专  题  |  活  动  |  图  吧
市民论坛  |  爱心志愿者  |   商  务  |  金融频道  |  微嘉善  |  热点话题  |  人  文  |  广  电  |  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向本网投稿   《嘉兴日报》嘉善版新闻热线:84311000 13758090000   嘉善电视台新闻热线:84211999
   频道首页 | 综合 | 时政 | 经济 | 三农 | 民生 | 人物 | 媒体看嘉善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嘉善新闻网 > 嘉善新闻 > 嘉善三农
三里桥村力推特色精品黄桃
2012年06月12日 09:54:54  嘉善新闻网  
 

    这段时间,魏塘街道三里桥村的黄桃种植户们,显得有些焦虑,虽说眼下距离黄桃上市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们早早担心起往年低价抛售黄桃的一幕再次上演。因此,就在近日,他们特地邀请了专门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的农经局林业站站长徐富荣和魏塘街道科协秘书长张秀清,现场传经,讲解发展精品黄桃之道,为今年黄桃销售早做准备。

  徐富荣说,我县种植黄桃并非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而是在1986年,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试种的,当时引进的品种为“锦绣”黄桃,分散种植在全县各地,逐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其中尤以姚庄发展最佳。而三里桥村人,也是从那时开始种植黄桃的,目前全村种植规模已从最初的几亩地,发展到400余亩,黄桃种植大户也达到40人以上。黄桃种植业成了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20余年黄桃种植史的村子,直到目前,全村没有一个黄桃品牌,没有一家专门的合作社,也没有正规的营销渠道,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三里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徐秋永说:“每当想到这些,心里就特别难受,村民们为这不知吃了多少亏。”原来,由于缺乏品牌,黄桃种植户们只能靠零散设摊贩卖,或者是靠商贩来收购,即使黄桃质佳,价格也上不去,从效益上来说,根本无法与有品牌的黄桃相提并论。种植户们即使想要闯市场,也很难得到客户认可,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创品牌,建合作社,走精品路线,成了村里黄桃种植户们迫切想做的事。

  那三里桥村产的黄桃,究竟有没有这个“底子”走精品黄桃路线呢?张秀清的回答是“有”。理由有两点,从地势上来说,我县地势西北低,东南高,三里桥村正处我县偏南处,地势较高,适宜黄桃种植;从水质上说,三里桥村位于我县水源保护区(魏塘街道凤桐片)内,可以保障水质无污染。张秀清坦言,这样良好的条件,如再搭配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建立起品牌营销体系,不愁孕育不出好桃,一旦成功,势必提高黄桃种植户们的收入,拉动村级经济发展。

  至于如何规划发展三里桥村的精品黄桃之路,张秀清也早已有了一套方案。“我打算先选几个黄桃种植大户做试验,通过指导他们增施微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等措施,使黄桃品质得到综合提升,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其他种植户们效仿。”同时,张秀清表示,还将在村中持续组织精品黄桃栽培技术“农函大”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此外,他还打算于近期协助村里建立黄桃合作社,申请注册黄桃品牌,申请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建立精品黄桃基地,对产出的黄桃进行标准化统一包装,力争推出属于魏塘街道三里桥村的特色精品黄桃。
 

 来源 《嘉兴日报》嘉善版  作者 见习记者郁丽芳  编辑 王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  [好友分享]  [打印文章]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新闻排行  
我县招商引资交出满意答卷
大连一海湾出现蒸汽雾宛如仙境
中国民族第一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建设法治中国 实现公平正义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9-10日全省将迎较明显雨(雪)天气
浙江多地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船上人家的“蜗居”生活
新闻特写:一次艰难的取票之旅
 
图片新闻   
百合花花香却不吃香
桥梁刷白美化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2010]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1105110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30198 | 广告经营许可号:3300008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