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一过,我县就被突如其来的高温天气考验着,同样接受考验的还有市民的身体。昨天,记者从县一院了解到,这几天虽未出现扎堆中暑现象,但患感冒、腹泻的市民明显增多。此外,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人数也不少。
感冒腹泻患者扎堆
“我有点发烧。”“我儿子老是拉肚子。”……昨天上午,县一院急诊室主治医师刘幼根被患者和患者家属围得团团转,他说,这几天感冒腹泻的病人比平时增加了不少。“昨天我就接诊了100多名感冒腹泻病人。”刘幼根说,“很多都是空调、风扇导致的,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人们身体的不适。”他建议市民将空调温度适当调高,空调出风口要定时清洗。开启空调的时间不要过长,而且要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流通。刘幼根还说,夏天市民要注意饮食清淡,尽量少食过冷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引发腹泻等肠道疾病。
皮肤过敏也高发
昨天上午10时,记者来到该院皮肤科诊室,看到里面站满了人,就连门口也站了不少人,副主任医师李军说,那时他已接诊82名病人。“真菌引发的各类体癣、日光性皮炎、食物过敏、蚊虫叮咬类病人相对较多。”李军说,夏季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期,市民要格外注意。“这是长癣了,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爽,按时用药。”李军看着11岁的小女孩的病状说道。他提醒市民,预防夏季皮肤病,首先要避免接触光敏物质和强日光长时间照射,做好降温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工作及生活环境的通风,注意个人卫生。一旦患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谨防心血管疾病
采访中,急诊室来了位老太太,由于心血管疾病发作导致胸闷、气喘。刘幼根告诉记者,气温突然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在高温燥热的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供血不足。加上人体大量排汗,血液浓缩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产生血栓、栓塞、动脉硬化斑块。刘幼根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做好室内通风降温工作,不要用电风扇直接吹身体,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最好控制在28℃左右,并每隔2小时到3小时开窗通风。老年人要保证睡眠充足,每天至少午睡半小时。
保持良好心态
采访时,记者看到挂号收费处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不停地擦汗;有人一边看时间一边嘀咕天气热。在输液大厅,不少市民在输液,护士一刻都没闲着。各个诊室内都有患者在就诊,一些夏季高发病的诊室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龙。
高温天里,有些人虽然没去医院就诊,但或多或少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烦躁、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医务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夏季要保持良好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进行运动。患者就诊时要尽量避开高峰,尽量选择下午人少的时间段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