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安全帽,脚着帆布鞋,长袖长裤身上穿。王建国说,高温天里的户外工作,这些可是必要装备,即便如此,他仍晒得很黑。“我是水泥工,经常要在高空作业,晒是避免不了的,用女儿的话说,爸爸都快变成炭了。”
36岁的王建国来自四川,十多年前就来到嘉善打工,现在嘉善景辰大厦·家园建筑工地打工。“我干过不少工地,什么天气没遇到过啊,习惯了。”跟王建国在工地的阴凉处谈了不到5分钟,记者从头到脚已出了不少汗。采访时正值下午3时,室外温度达到35℃,再加上地面被太阳炙烤了几个小时,直逼上来的热气让记者有点吃不消。“你难得来工地受不了是正常的,我觉得今天有风还算凉快,前段时间又热又闷那才叫难受。”王建国说完,就被工头叫去干活了。
趁王建国工作的时候,记者观察了一下工地,很多工人都穿得跟王建国差不多,包得严严实实,有些还会在帽子里垫一块毛巾。工人们说,工地上的活很辛苦,但老板比较照顾他们,因此他们再苦再累也觉得欣慰。“早在一个多月前,我们的工作时间就作了调整,为避开高温,工地规定我们中午时分休息。”工人张强说,早上7时开始,工作到11时半,随后休息到下午3时,再继续干活。“不仅如此,工地老板怕我们在干活时中暑,还给我们每人发放了风油精、人丹等防暑药品。”在工人休息区,记者还看到了一个大桶,打开一看,里面是为工人准备的凉茶。
记者采访时遇到了工地负责人吴勤松,他正在给新来的几名工人作安全指导。他说:“我们对于新进的员工都会进行安全教育,每天、每周、每半个月都会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整改,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据悉,该工地有两名专职安全员每天负责检查工地上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然后才能正式上岗操作。并且工地上还会为每名工人发放“三宝”,即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这可是建筑工地上必不可少的“宝贝”。
下午4时,王建国忙完手头工作,来到休息区喝凉茶,记者看到他连外套都湿透了,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流淌下来。在王建国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的宿舍,房间比较宽敞,8个人上下铺,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空调。“我晚上就喜欢躺着看电视,干了一天活也不太想出去逛。”王建国说,妻儿都在老家,有时候孩子们会过来看他。“我想好了,等我再多赚些钱,就回老家和家人团聚,过我们想过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