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皮划艇(静水)青年锦标赛刚刚落幕,我县又迅速地投入到全国小康村篮球赛等一系列全国性赛事的筹办当中。“能承办如此多的全国性大型比赛,这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县文化局(体育局)局长倪学庆高兴地说,随着我县体育强县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产业化发展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百姓足不出户看大赛
“大量赛事的承办不仅拓展了我县群众的体育视野,也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县体育局副局长章焱磊说,现在,嘉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比赛,同时,通过电视镜头的转播,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嘉善的风采。然而承办大型赛事的前提是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我县累计投入1.47亿元建设体育场(一期)、室内游泳训练馆、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汾湖),以及体育主题公园和健身中心。
大量高规格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吸引了越来越多赛事的到来。近年来,我县相继承办了省十四届运动会的部分项目和全国女排、女足、皮划艇、中美男篮对抗赛等赛事。今年下半年,我县还将承办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全国小康村篮球赛、全国女排联赛、CBA季前赛等一系列赛事,我县百姓可亲临现场感受高水平竞技体育的魅力。
群众体育热火朝天
创建为了群众、创建成果为群众共享是我县创建体育强县一以贯之的宗旨。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对参加文体活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我县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各镇(街道)建设各类基层文体活动阵地。值得一提的是,姚庄镇投资1.15亿元正在建造的文体展览中心,配备了3500座的现代化体育馆。去年,该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天凝镇也投资130万元将露天的灯光篮球场改造成篮球馆。据统计,目前,全县拥有灯光球场227个。
基层文体活动阵地的不断增多促进了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辣妈宝贝”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这支由农村大妈组成的排舞啦啦队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炮而红后,正逐渐成为一张展示我县基层群众文体生活的名片。其实,“辣妈宝贝”们无处不在,每当夜幕降临,在我县的各大广场上,都能看到跳排舞人群的身影,排舞的热潮正席卷全城。
今年,我县还计划使全县范围内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以满足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需求。如今,随着全县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迅速扩充,全民健身网格化管理的不断深入,百姓基本步入了5分钟健身圈。
市场化运作增后劲
近年来,我县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多,然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却是各类体育场馆高昂的运营、管理、维修成本。章焱磊告诉记者,每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我县都要投入大量资金,为此,我县很好地利用了大型体育赛事这一平台,走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导、企业资助的市场化运作路子,实现了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在体育场馆的运作方面,我县也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很好地弥补了资金的不足。
巨大的商机也引得一些企业投身体育产业,嘉善双云体育用品厂从一家服装厂改行生产体育用品,目前,该厂生产的足球已经成为浙江省校园足球指定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