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能挺过去!”“没问题,一定能熬过去!”……今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嘉善台商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嘉善台企没有一家倒下。而与2008年不同的是,如今台商踏齐“一二三”步调,正依靠“二次创业”逐步构筑经济抗险的“防波堤”。
一心一意坚守主业
企业发展不进则退,这是嘉善台商的共同理念。“坚守主业,加大技改投入、谋求新发展就是‘二次创业’。”位于罗星街道的台企承田汽车配件工业(浙江)有限公司在嘉善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已将近12年,如今还做着不赚钱的买卖,连续4年研发汽车变速箱项目。在公司总经理何宗宪看来,这样的“亏本买卖”靠的还是主业,产品层次更高,需要的研发力度更强。目前,承田汽配的坚守获得了初步回报,他们和北汽合作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已经完成,将进入试量产阶段。而该项目正式成型后所带来的收益将是原来汽配生产的3倍多。
承田汽配的个案堪称嘉善台商坚守实业的缩影。据统计,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台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出口8亿美元、利税10.7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外资企业的56.62%、82%和58.82%;全县规上台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2%、新产品产值增长36.1%,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0.7%。
记者从县经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县台资企业“零土地”技改、“零增地”增资达到2.1亿美元,这一数据也彰显了我县台企面对困难坚守主业的坚定决心。而发展形势相对较好的台资企业如科友盛科技、智泓科技等企业,正通过吸收存量厂房或参与“退低进高”等方式谋求进一步做强主业。
二次转型分散经营风险
1至8月实现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48%——这是位于姚庄镇的台资企业浙江智泓科技有限公司交出的“成绩单”。这张光鲜的“成绩单”所隐含的是企业二次转型的巨大动力。
虽然嘉善台企成功挺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这场危机也让广大台商意识到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意义。也正是在2008年后,智泓科技开始谋求二次转型,开始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产品结构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目前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医疗器械生产比例为85:15。今年智泓科技投产的铰类手术刀,相比传统手术刀,它具有形状可塑性、使用柔韧性等多种优势,赢得了国内外订单,成为今年企业逆势上扬的一大推手。
无独有偶,位于罗星街道的浙江嘉丰机电有限公司今年同样通过二次转型涉足医疗康复器材生产。嘉丰机电原来是生产精密机械、电子产品等配件钣金企业,抗风险能力低,自主创新力不足。总经理谢进兴告诉记者,嘉丰机电为生产高档轮椅、电动代步车等产品,特地引进了1名拥有30多项医疗器械专利的日本工程师。目前,嘉丰机电首批康复器材销售情况良好,按照谢进兴的计划,该项产品今年预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医疗器械生产和精密机械零部件生产在部分技术上存在互通性,因此智泓科技和嘉丰机电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配企业技术工人,从而实现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三产跨越谋求新增长点
在我县新城区建设地块,台商李茂春已经垒起了五星级的世博大酒店,开发世博帝宝商住区块。从原来的木业跨越到现在的三产服务业,李茂春正在不断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参考我县新城区建设规划后,李茂春在新城区的建设项目也正在谋求给未来新城作配套。目前,李茂春的团队正在商讨给新城区引进怎样的服务商,星巴克、外婆家等知名三产项目都在他们网罗范围之内。
台企朝第三产业跨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见效,但在台商企业家看来,第三产业在嘉善尚属未开发完全的全新领域,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紧固件行业龙头企业、位于开发区的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受市场影响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对此,企业从去年开始发展与自身产业相关联的物流业,向客户提供五金供应链全套解决方案。
据介绍,目前在建的晋亿物流项目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库容达到15万吨标准件,预计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2亿元以上。按照企业规划,今后还将在全国建设8个物流配送分中心项目,构建起覆盖全国的五金连锁物流体系。
|